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全称无生之生。无生,指法性真如之理无生无灭;生,指舍此而往彼处。如佛菩萨以应化身示现于娑婆,众生往生于净土,...(术语)说真如一实之理之语也。又如来随自意说,毫不为他曲示,故云实语。大日经疏一曰:真言者,(中略)真语如语...【有相毗钵舍那】 p0553 瑜伽七十七卷四页云:云何有相毗钵舍那?谓纯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毗钵舍那。...(术语)事理亡顿法之智也。十不二门曰:祇由亡智亲疏,致使迷成厚薄。同指要钞曰:言亡智者,事理顿亡之智。...(术语)至涅槃正道之法也。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道法。四十二章经曰:为沙门受道法者。维摩经方便品曰:不...亦名:净地结法院外遥结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一、对僧界显异)摄僧界法,同处结成。摄食界法,遥结乃就。何以...子题:破羯磨僧不障戒、中偷兰、破法轮僧障戒、上偷兰、破法轮僧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破僧者,此相又难。 破羯磨...(术语)Upāsaka,旧称优婆塞,伊蒲塞。新称邬波索迦,优波娑迦,优婆娑柯,邬波塞迦,邬波素迦等。译曰清信士,近...指佛钵。佛陀初成道时,有四天王来,各献一只青石钵,佛陀接受后,以神力合为一钵,遂成为四际分明之石钵。佛弟子则...(人名)又作优多梨。仙人名。释迦之本生,尝于过去住波罗捺国,求正道之念深,自剥身皮为纸,折取身骨为笔,以血和...Facheng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佛教因明大家。据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第26章的记载,生于南印度睹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印光大师校印本)...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提一桶冷水冲凉。 奉命提水来的弟子,将洗澡水中和了,顺手把...
释迦牟尼佛往昔为海尘婆罗门时,曾发五百大愿。誓言言辞恳切,愿愿都为众生,字字苦心,皆是慈悲,发心极强震撼心灵...
有些人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谐,却总是满心烦恼,满面愁容。问他们为什么烦恼,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为前途,为...
一、前言 佛说的法门,有的侧重现法乐、有的侧重后世乐。而准提咒则是以实现现法乐为主。印顺法师在药师经讲记中提...
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合,和合以后就受生了。他没有经...
担忧 庸人自扰是为难自己,让自己每天神经紧绷、忧心忡忡只会使自己身心俱疲。生活里总会有变数、总会有风雨,任谁...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现西方极乐世界无尽庄严,诸如:宫殿楼阁、宝池莲花、重重宝...
守廓侍者
【五灯会元】
守廓侍者,问德山曰:「从上诸圣,向甚么处去?」山曰:「作么,作么?」师曰:「敕点飞龙马,跛鳖出头来。」山便休去。来日浴出,师过茶与山,山于背上拊一下曰:「昨日公案作么生?」师曰:「这老汉今日方始瞥地。」山又休去。师行脚到襄州华严和尚会下。一日,严上堂,曰:「大众,今日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儿孙,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华严与汝证据。」师出,礼拜起,便喝,严亦喝,师又喝,严亦喝。师礼拜起,曰:「大众看,这老汉一场败缺。」又喝一喝,拍手归众。严下座归方丈。时风穴作维那,上去问讯。严曰:「维那,汝来也,叵耐守廓适来把老僧扭捏一上,待集众打一顿趁出。」穴曰:「趁他迟了也。自是和尚言过,他是临济下儿孙,本分恁么。」严方息怒。穴下来举似师。师曰:「你著甚来由劝这汉,我未问前,早要棒吃。得我话行,如今不打,搭却我这话也。」穴曰:「虽然如是,已遍天下也。」
上篇:南院慧颙禅师 | 下篇:西院思明禅师 |
十三阶住位之意。又作十三行。即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可以十三阶类别之。菩萨地持经卷九载,菩萨十二住摄一切住与一...
无生生
真语
有相毗钵舍那
亡智
道法
摄食界结法院外遥结
破僧
优婆塞
石钵
郁多罗
法称(Dharmakirti 约6~7世纪)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活着的水

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给别人看

【推荐】持诵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为什么会有蚯蚓这类含蠢蠕动的湿生众生

人生有四事最为浪费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