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事理亡顿法之智也。十不二门曰:“祇由亡智亲疏,致使迷成厚薄。”同指要钞曰:“言亡智者,事理顿亡之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涅槃经三...二种法身之一。为“言说法身”之对称。法身为众生本来具足者,因迷惑故而不显,然可依修行而证得之,故称证得法身。...又作杂修定。静虑,即禅定。乃指有漏静虑与无漏静虑相杂而修之意。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阿罗汉及不还果(阿那含)之...(杂语)又作阿牟伽,阿谟伽。译曰不空。...(一)比喻数目之多。 (二)尘沙惑之略称。为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天台宗以见思惑、无明惑与尘沙惑并称为三惑,其中之...全一卷。后汉迦叶摩腾(梵 Kā?yapamātavga)、竺法兰(梵 Dharmaraksa)共译。为我国最早翻译之佛教经典。收于大...(术语)谓通佛教全体之安心与特异之安心也。如净土宗以厌欣心,菩提心为总。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别。...(杂名)帝释之宫殿也。...(人名)燕京报恩寺万松行秀禅师,河内人也。于荆州净土寺出家,遍参诸处,终于磁之大明寺谒雪岩,契悟心印,寻还净...(名数)一不舍正法戒,如来一切之圣教皆当修行。二不舍离菩提心戒,菩提心为菩萨万行之幢旗,若丧失之则万行将依何...梵名 Upāsaka-?īla-sūtra。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印光大师校印版本)...礼佛大忏悔文...(龙藏本)...
出家众和在家众,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在修行开悟这一点上是平等的。只要你肯下功夫,出家人可以开悟,在家人也同样可...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嗔,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
我们今天总说缺钱,找不到工作,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钱在哪里,工作在哪里。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三个字绝对不能忽略的!因为在整个修行当中,不管是你的因地,...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自己的悲观。在人生中,悲观的情绪笼罩着生命中的各个阶段,青...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赐给你福之前,往往先派给你祸。 如果你在祸面前心平气和,懂得反躬自省,那么你就...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会无限敞亮、无限丰足。静心的时候,心中十分敏锐,性灵独具,...
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好,我们看下一段。那么到这里,我们整个唯识的总说都已经说明了,我们接...
亡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亡者 | 下篇:口 |
(菩萨)得大势菩萨为莲华部之持明王,故称为明王。...
无相
证得法身
杂修静虑
阿目佉
尘沙
四十二章经
总别二义安心
殊胜殿
万松
密教四波罗夷
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圣严法师《瞋心与慈心》

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征服自己的悲观情绪

祸兮,福之所倚

静心的修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