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名数)第六意识有十名: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是也...亦名:食尼叹食戒制意、尼叹食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受尼赞食戒二十九。制过有四:一、遣彼尼众...又作沐魄太子、墓魄太子。为释迦牟尼佛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名。谓昔为波罗奈国之王子时,端正聪明,无可与比。年十三...【依他起自性通假实有】 p0772 显扬十六卷十页云:问:此依他起自性,为是实有?为是假有?答:应知此性、通假...【少欲与喜足差别】 p0374 大毗婆沙论四十一卷十八页云:少欲、喜足、何差别?答:于未得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差别理趣】 p0929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此中差别理趣者:谓色、乃至一切种智性差别。...【一一大地狱有十六增】 p0017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二卷七页云:又一一大地狱,有十六增。谓各有四门。一一门外...【八正道】 八种求趣涅槃的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为四圣谛的道谛,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1、指真言行者,须结印契和诵真言,以守护其所修之法。 2、护身结界,以辟除恶魔。...(术语)对于行佛性而言。佛性之理体为理佛性,可开发其佛性之行业为行佛性。以法相宗立有永不成佛之众生,违于涅槃...梵名 Udāyin。又作优陀夷、邬陀夷。(一)佛弟子之名。未出家前,受净饭王之擢,为悉达太子之学友,奉侍太子,以辩才...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后来他才开始独自外出参学。 离...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
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障碍重重;圣人修空观、...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所以他虽然离开了人间二千多年,我们仍在热烈的纪念他;佛陀...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譬如千径九逵,皆达王城,楞严所谓...
这里所要诠释的观念,就是《楞严经》一再强调的一个观念: 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就这一句话! 我们这个明...
襄州历村和尚
【五灯会元】
襄州历村和尚,僧问:「如何是观其音声而得解脱?」师将火箸敲柴曰:「汝还闻么?」曰:「闻。」师曰:「谁不解脱?」师煎茶次,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举起茶匙。僧曰:「莫只这便当否?」师掷向火中。
上篇:幽州谭空和尚 | 下篇:沧州米仓和尚 |
【十二有支还灭门】 十二有支还灭门,是逆观十二因缘,有情生死还灭的因果、即解脱的因果。如《过去现在因果经》谓...
六识十名
受尼赞食戒制意
慕魄太子
依他起自性通假实有
少欲与喜足差别
差别理趣
一一大地狱有十六增
八正道
结护
理佛性
乌陀夷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凡夫为何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佛陀的慈悲观
用功的入门方法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