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乃对自他“身分”贪着所说之七种不净。即:(一)种子不净,烦恼业因之内种,与父母遗体之外种,皆为不净。(二)受生不...【瞋恚圆满五相】 p1322 瑜伽五十九卷十五页云:何等名为瞋恚五相?一、有增恶心。谓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二、...(名数)虚空藏菩萨之德分为五方者。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藏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五佛...【不与取业道】 p0332 瑜伽五十九卷十三页云:不与取业道事者:谓他所摄物。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劫盗欲。...禅林用语。原指银铁坚硬,难以钻研,山壁险峻,难以攀越;禅林中,转指以一般凡情或分别知所难以彻底明了,而无法如...又作三粗重。指每一阿僧祇劫次第所断之皮粗重、肤粗重、骨粗重三种习气。此三种习气乃烦恼、所知二障之种子所引无堪...【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 p0526 摄论三卷十页云: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世亲释...(术语)出世五食,又九食之一。出家行人,由解脱惑业之系缚,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资养诸根。故称解...(名数)大小乘说十智。...(术语)梵语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于烦恼中而不显...【能办他义】 p0895 瑜伽九十四卷九页云:云何名为能办他义?谓广为他宣说法要,令其能往世间善趣,究竟涅槃。...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懂得使用有机肥料的园丁一定不会丢掉垃圾,因为她需要它。她可以将它转化成堆肥,堆肥又可以转化成莴苣、小黄瓜、萝...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如何修智慧、修般若这一块是非常陌生的,而这一块确实是佛教的精髓所在。佛的一代时教,讲法四...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执著这个词,它主要是对于我们业力凡夫而言:对这个世间的一切...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生有何关系?佛教对人生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大家一起来学修,特别是今天的缘...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要出家,在家居士没份。 大安法师答: 在无量寿经讲往生的条件...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来无量还如是,所以真理只可...
清化志超禅师
【五灯会元】
越州清化志超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甚么人?」曰:「莫便是也无?」师曰:「是即没交涉」
上篇:般若从进禅师 | 下篇:长寿法齐禅师 |
【集法忍】 集,即招集之义。谓观欲界集谛,见、思之惑,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集法忍。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
七种不净
瞋恚圆满五相
五大虚空藏
不与取业道
银山铁壁
三粗重
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
解脱食
十智
胎藏界
能办他义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将愤怒的垃圾转化成慈悲的花朵
大安法师:般若智慧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文珠法师《佛教与人生》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