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三卷十页云: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世亲释九卷一页云:此中加行无分别智,三种差别。谓或由种姓力,或由前生引发力,或由现在数习力,而得生故。或由种姓力者:种姓为因而得生故。前生引发力者:由前生中,数习为因,而得生故。现在数习力者:由现在生士用力为因,而得生故。无性释八卷二十页云:此加行智生起差别,由三种力。一、因缘力。二、引发力。三、数习力。因缘力者:谓种姓力。或有种姓,会遇强缘,速起加行。如是加行,种姓为因而得生起。言种姓者,谓无始来,六处殊胜,能得佛果法尔功能。引发力者:谓前生中已习为因,发起加行。数习力者:谓现在生,数数修习;由士用力,发起加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醯摩跋陀】 翻应舍主。...(真言)义释十曰:作虚心合掌,屈小指无名指,入于掌中也。真言曰:归命阿萨埵系多(阿是能除义,萨埵即众生,系多...【二种略义及二种广义】 p0043 瑜伽八十一卷一页云:复次说不了义经故,说了义经故。复次有二种略义。一者、名...(人名)摩诃提婆Mahādeva,译曰大天,比丘名。出于佛灭后百年,于大众部中出家,小乘部中初创异见,更称为大众部...三量者: 一、现量 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境,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二、比量 谓...【五相能除恶作】 p0280 瑜伽九十九卷九页云:云何由五种相除彼所生五种恶作?一者、世尊所说正法,皆有因缘,亦有...(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文殊巡行诸比丘房,见舍利弗坐禅,后至佛前问难,显示阿罗汉之义,五百比丘不忍,立座...【十种摄】 p0101 瑜伽五十四卷七页云:复有余十种摄,应当了知。一者、界摄。谓诸蕴等各自种子所摄。二者、相摄。...(佛名)过去世之一佛。空王为佛之总名,而今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于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术语)梵语禅那Dhyāna,译曰静虑。谓寂静审虑而摄乱意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或乐禅静者,则以礼拜为粗疏。...全一卷。日本圣觉(1167~1235)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记述念佛往生之要义。圣觉以源空灭后,一念多念,异义繁...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有一个自认为在学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参学屡屡碰壁,他一直找不到理想的道场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觉...
我们禅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为禅就在我们平凡的日用生活之中。千万不要去求玄寻妙,要死去偷心,...
云何现业? 什么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离根尘 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
今天我们的内容是讲到了缘起门的第二个理念,就叫做宿缘深。为什么我们能听闻到净土,大家都修学净土,念阿弥陀佛,...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造的业因障碍住了。业障的问题,讲起来很多,可另作专题讨论,...
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法。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个立场的不同?很多人还是在我见的立...众生最爱惜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不论是以强、中、弱哪一种贪嗔之心,杀害哪怕一条生命,也会使它遭受剧烈的痛苦。因...
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
【法相辞典】
【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 p0526
上篇:加行无分别智胜利 | 下篇:加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
如世尊言。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等法者。谓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
醯摩跋陀
除盖障菩萨印明
二种略义及二种广义
大天
三量
五相能除恶作
文殊尸利行经
十种摄
空王佛
禅静
唯信钞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六度集经
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
是珍珠终归会发光

随顺世缘远离得失

旋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众生和佛的因缘深到什么地步呢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