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凡二十三卷。日僧凝然撰。本书系注解唐代华严宗二祖智俨所撰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卷一之十八章。依其序,知为弘安...(术语)三辈观之一。观无量寿经说十六观中,下之三观观九品之往生人,观其下三品,名为下辈观,第十六观也。其文曰...子题:舍堕众法对首、说戒众法对首、自恣众法对首、受僧施众法对首、受亡僧衣众法对首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众法...(人名)Jānayasas,比丘名。译曰藏称。见续高僧传二。...依本生经之内容,表现于绘画或浮雕者。本生图之创作,始于印度,北传经中亚、西域到中国、日本,南传则流行于东南亚...全一卷。又作地天仪轨。唐代善无畏译于开元五年至二十三年(717~734)。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礼拜恭敬供...(地名)在今浙江杭州大慈山。唐时释性空居此。苦无水。有二虎跑地。泉涌出。故名。...指天台宗所判化法四教之第三别教。天台宗将佛陀一代教法判立为藏、通、别、圆四大类,称为化法四教,每一教皆依所化...治心病亦二: 一、粗 谓真实修行。亦二: 一、于诸过非,并不覆藏,深怀惭愧,忏悔往罪,不敢复作。 ...为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用”而言,就诸法相入之关系,以破众生执一切法不能互摄互入之疑。于多事中随举一事...(术语)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泛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化教,特明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故闻净土化生,心不喜乐。如诸声闻,不见舍...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脱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万德...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着,接送来往的信众朝礼大佛、往返火车站。前些日子,从祖庭回...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私的。然而,由于欠缺教育的缘故,使社会大众无法认识其本来面...一位凡夫向一位老师请教道:先生,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 老师回答道:做事,认真做事,坚持做事,就会创造奇迹。 凡...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的主事人发起道心,讲经打七,弘扬佛法,实为稀有难得的因缘;...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
佛教善于讲故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作为生命体验者,都有各自的精彩,当我们在经典中读到种种譬喻,是否能由事入理...
报慈从瑰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报慈院从瑰禅师,福州陈氏子。僧问:「承古有言,今人看古教,未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应须看古教。如何是古教?」师曰:「如是我闻。」曰:「如何是心中闹?」师曰:「那畔雀儿声。」
上篇:祥光澄静禅师 | 下篇:龙华契盈禅师 |
(修法)以真言加持花而奉献之,云真言花。苏悉地经一曰:以真言花当奉献之。...
华严孔目章发悟记
下辈观
众法对首五法
阇那耶舍
本生图
坚牢地天仪轨
虎跑泉
独菩萨教
治心病
一多相容不同门
化行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慧律法师《举弊救偏》
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