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魔事】 p1462 瑜伽二十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魔事?谓诸所有能引出离善法欲生,耽着诸欲增上力故;寻还退舍;当知...【半尸迦】 此云女。十诵云:有好善容,评堪直半尸迦国,为人欲抄断故,令遣使僧中代受戒。...(术语)同上经曰: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全一卷。为译于唐代之密教经典,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即星宿法,旨在说明供养此经之功德,并附有北...(术语)为绝外界视听,避乱想,专心修念佛三昧,在闇室作高声念佛也。...【净命圆满】 p1002 瑜伽九十八卷三页云:复次由三因缘,具戒苾刍,当知禁戒净命圆满。云何为三?一、所行圆满,二...指引导升座。禅林中,新来者将升座说法时,先立于一旁,由住持引请之,并介绍予大众。如他寺住持虚席,请本寺之西堂...【不离不染堕难行】 p0337 世亲释八卷七页云:于中不离不染难行者:不弃舍故;名为不离。谓于生死、不全舍离。亦不...(杂语)妨害他人之说而批难之也。...有漏四种过失瑜伽师地论云:有漏四种过失,有漏者,即漏落三界生死也。 一、不寂静过失 谓诸众生,随逐根尘,...【三种戒性】 p0178 瑜伽二十二卷七页云:复有异门。谓佛世尊,此中略显三种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离戒性。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今日我们很幸运,得遇地藏愿王,愿力最大,能满众生之愿,为我们成佛助缘。所以我们要至心归依地藏菩萨。皈依之后,...有人说,现在很多词语都被糟蹋了。 比如说,小姐一词, 旧时多为对未婚女子的敬称,或者母家的人对已出嫁女子的称呼...
释迦牟尼佛(前565前486)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他自己遵循这一规律而成佛,他向世人揭示出这一人生规...一般人之所以会恐惧,多半是觉得所处的环境中有种种的不安全,不知道何时会发生生命的危机?也不知道何时又会遇到突...
十四无畏的第三是水难无畏。因为观世音菩萨已成就了水难无畏,所以众生至心持念菩萨名号,就能从水难中逃生。 《普...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当然也没有我所有的观念了。 如果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我们在这一科当中讲到世界的相续。这个...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心,而心即佛故。然心又有何功德呢?心有觉悟之功德,我辈众生...
广严咸泽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灵隐山广严院咸泽禅师,初参保福,福问:「汝名甚么?」师曰:「咸泽。」福曰:「忽遇枯涸者如何?」师曰:「谁是枯涸者?」福曰:「我是。」师曰:「和尚莫谩人好!」福曰:「却是汝谩我。」师后承长庆印记,住广严道场。﹝今法安院。﹞僧问:「如何是觌面相呈事?」师下禅床曰:「伏惟尊体,起居万福。」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师曰:「城中青史楼,云外高峰塔。」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幽涧泉清,高峰月白。」问:「如何是广严家风?」师曰:「一坞白云,三间茆屋。」曰:「毕竟如何?」师曰:「既无维那,兼少典座。」问:「如何是广严家风?」师曰:「师子石前灵水响,鸡笼山上白猿啼。」
上篇:水陆洪俨禅师 | 下篇:报慈慧朗禅师 |
(术语)真如之体离一切之妄染,谓之寂灭相。是十真如之无染真如也。...
魔事
半尸迦
下品中生
北斗七星延命经
闇室念佛
净命圆满
引座
不离不染堕难行
妨难
弊
三种戒性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模写供养地藏像感得地藏菩萨化现
莫把「师父」称「师傅」

呜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圣严法师: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持念观音圣号,能从水难中逃生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