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释八卷七页云:于中不离不染难行者:不弃舍故;名为不离。谓于生死、不全舍离。亦不染污。此甚为难。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戒禁者,谓恶见为先。劳无果者,由此不能得出离故。...(佛名)智度论四十曰:时劫名华积,佛皆号觉华。【又】(譬喻)譬真觉于华。觉者智慧也,智慧之开,如华之开。长阿...(一)思惟人、法二空而断除烦恼、所知二障之观法。 (二)无生观与无相观。(一)无生观,诸法无自性,为因缘生,虽生而...子题:谏人四种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僧残)第十三,恶性拒僧违谏戒。制意有三:(一、拒谏意)所以恶性反戾拒...禅林用语。指人人本具之佛性。无门关第十二则(大四八·二九四中):“瑞岩彦和尚每日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 p1...【正入现观】 p0504 显扬十六卷十八页云:复次齐何当言正入现观?颂曰:从是入见道,无漏正见起。永断于三结,证现...【我所】 指为我所有的观念,全称我所有,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的意思。即以自身为我,以自身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梵名 Visnusvāmin。印度教毗湿笯派之一分派。创始者毗湿笯史瓦闵,生平不详,或谓于十三世纪中叶,居住南印度,著...【无记触食】 p1060 集异门论一卷四页云:云何无记触食?答:若无记触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为三不退之一。指于佛道修行之阶次中,菩萨既断根本无明,即永不退失中道之正念;系属圣种性之位。(参阅“三不退”...摩达,梵名 Madra,巴利名 Madda。为古印度之一王国,首都沙竭罗(巴 Sāgala)。依长老尼偈经注(巴 Thīg. A.)之...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所证得的法身是一个法身。所以当我们念一佛的时候,就等于念到...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观及听闻其说法的中心。有一位年轻人每个晚上都会来听佛陀说法...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支持生命?他说:因为看到父亲退休后,整天没事干,无精打采像...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做教材,向人们示现这世界由于人心的贪婪、无知,...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就是这念心能时时放得下、提得起、能真真实实地活在当下。当下...「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友情和道情四个类别。佛教虽然要人离欲、万缘放下,但并不是要...
原文: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
不离不染堕难行
【法相辞典】
【不离不染堕难行】 p0337
上篇:不动法阿罗汉 | 下篇:不虚行决定 |
指表达真理之章句。一法,表彻悟法身之意;句,表能诠之章句。显此一法之句,称为一法句。盖佛菩萨因其愿力,普现其...
戒禁
觉华
二空观
恶性拒僧违谏戒制意
主人公
正入现观
我所
毗湿笯史瓦闵派
无记触食
念不退
摩达国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念一佛就等于念十方佛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寻回原本清净的自心自性
圣严法师:不再为情所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