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六思身】 p0297 集论一卷五页云: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鼻触所生思,舌触所生思,身...梵名 Mahā-pratisāravidya-dhārani。又作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随求无能胜陀罗尼、随求即得真言。略称随求陀...【弹多抳瑟搋】 弹多,此云齿;搋,此云木。谓齿木也。长者十二指,短者六指,多用竭陀罗木。此方无故,多用杨...云何而起寻思?谓起四种寻思,一名寻思、二事寻思、三自体假立寻思、四差别假立寻思。名寻思者,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术语)魔道之忍行也。如为他畏而修忍辱。止观八曰:久远劫来为魔所使,(中略)行于魔忍,为畏他故。...【如意论师】 p0576 西域记二卷十八页云:世亲室南五十余步,第二重阁,末笯曷剌他(唐言如意)论师,于此制毗...(杂语)Deva,又作提洹,提婆,提和。译曰天。...(杂语)禅林之语。止坐禅也。...【舐若时吃缚】 此云能尝,能除饥渴故。瑜伽云:能除饥渴羸瘦,数发言论,表彰呼召,故名为舌,是能尝义。楞严...梵语 ?ata-punya-vicitrita。如来之三十二相,一一皆以百福庄严。又作百思庄严、百福德庄严。百福,即百思。据大毗...(公案)沩山尝举一粒米曰:百千万粒,从这一粒生,此一粒从何处生?自曰:此一粒,莫不轻。见葛藤集下。...(龙藏本)...僧伽吒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要念佛?现在先就字义上来说明这两个字。 念字是一个...曾经看过一则禅学典故,说的是云照禅师每天都教导弟子要快乐,快乐地参禅悟道,快乐地面对痛苦和挫折。可是有一天,...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所成慧。他听闻以后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是这个法并没有在心中留...
道人重轻 古所称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轻之,世所轻者彼重之故也。世所重者何?富贵也;世所轻者何?身心也。今与世同...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的进阶过程和要求?是常常苦恼的问题。为此,本期《学佛问答》...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须去做。哪五件事呢?一是为一切众生宣说佛法,二是为父亲说法...一个学佛的人若欲在修行的道路上远离种种障碍,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大成就,一定不能忽视忏悔这一殊胜法门。本文正是想...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能放下万缘。无量劫以来,种种的缘跟我们的牵缠如油入面,哪能...
翠微无学禅师
【五灯会元】
京兆府翠微无学禅师,初问丹霞:「如何是诸佛师?」霞咄曰:「幸自可怜生,须要执巾帚作么?」师退身三步,霞曰:「错!」师进前,霞曰:「错!错!」师翘一足,旋身一转而出。霞曰:「得即得,孤他诸佛。」师由是领旨。住后,投子问:「未审二祖初见达磨,有何所得?」师曰:「汝今见吾,复何所得?」投子顿悟玄旨。一日,师在法堂内行,投子进前接礼。问曰:「西来密旨,和尚如何示人?」师驻步少时。子曰:「乞师垂示。」师曰:「更要第二杓恶水那?」子便礼谢。师曰:「莫垛根。」子曰:「时至根苗自生。」师因供养罗汉,僧问;「丹霞烧木佛,和尚为甚么供养罗汉?」师曰:「烧也不烧著,供养亦一任供养。」曰:「供养罗汉,罗汉还来也无?」师曰:「汝每日还吃饭么?」僧无语。师曰:「少有灵利底!」
上篇:刺史李翱居士 | 下篇:孝义性空禅师 |
(术语)一心不乱,唱佛名也。又,依称名之功而发得三昧,故谓之口称三昧。三昧者,谓心性清澄如明镜,以至能照万像...
六思身
大随求陀罗尼
弹多抳瑟搋
四种寻思
魔忍
如意论师
提桓
放禅
舐若时吃缚
百福庄严
沩山举米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应该喊苦还是喊快乐呢

信解和胜解的区别,怎样对佛号产生胜解

古代与现代修行人的不同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学佛与忏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