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记二卷十八页云:世亲室南五十余步,第二重阁,末笯曷剌他(唐言如意)论师,于此制毗婆沙论。论师以佛涅槃之后一千年中利见也。少好学,有才辩。声问遐被,法俗归心。时室逻伐悉底国毗讫罗摩阿迭多王,(唐言超日)威风远洽。使臣诣印度,日以五亿金钱周给贫窭孤独。主藏臣惧国用乏匮也,乃讽谏曰:大王威被殊俗,泽及昆虫。请增五亿金钱,以赈四方匮乏。府库既空;更税有土。重敛不已;怨声载扬。则君上有周给之恩,臣下有不恭之责。王曰:聚有余,给不足,非苟为身侈蘼国用。遂加五亿,惠诸贫乏。其后畋游,逐豕失踪。有寻知迹者,赏一亿金钱。如意论师,一使人剃发,辄赐一亿金钱。其国使臣,依即书记。王耻见高,心常怏怏,欲众辱如意论师。乃招集异学德业高深者百人,而下令曰:欲收视听,游诸真境;异道纷杂,归心蘼措。今考优劣,专精遵奉。暨呼集论,重下令曰:外道论师,并英俊也。沙门法众,宜善宗义。胜则崇敬佛法,负则诛戮僧徒。于是如意诘诸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飞矣。下席一人,视之,蔑如也。因而剧谈,论及火烟。王与外道咸喧言曰:如意论师、词义有失。夫先烟而后及火,此事理之常也。如意虽欲释难;无听鉴者。耻见众辱,齰断其舌。乃书诫告门人世亲曰: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言毕而死。居未久,超日王失国。兴王膺运,表式英贤。世亲菩萨欲雪前耻,来白王曰:大王以圣德君临,为含识主命。先师如意、学穷玄奥。前王宿恨,众挫高名。我承导诱,欲复先怨。其王知如意、哲人也。美世亲雅操焉。于是召诸外道,与如意论者,世亲重述先旨,外道谢屈而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因假有】 p0592 瑜伽一百卷十二页云:因假有者:谓未来世可生法行,由未生故;虽非实有,而有其因。当可生故...全一卷。宋代临济宗僧拙庵德光(1121~1203)撰,理宗嘉熙二年(1238)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续古尊宿语要卷五...【达摩流支】 唐言法希,天后改为菩提流志,唐云觉爱。南印度人,婆罗门种,姓迦叶氏。聪睿绝伦,风神爽异。生...色界初禅天的第二天名,亦即梵辅天。...(经名)三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同本。纯真者,神人之义,陀罗者,紧那罗之讹略,即神人紧那罗...行事钞·忏六聚法篇:“有四种人,数数犯罪,数数悔过:一、无羞,二、轻戒,三、无怖畏,四、愚痴。”(事钞记卷二...教起,即教法成立之理由。经文之始,必有一段文字阐述有关教法成立之因由,称为序分、序文。据华严经疏卷一载,如来...谓下品贪瞋癡缠。名耽嗜。即此中品。名遍耽嗜。复次中品贪瞋癡缠。名耽嗜。即此上品。名遍耽嗜。...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佛塔四边涕唾。比丘举过,佛因诃制。”(含注戒本卷下·一五·七)...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谓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为金刚手等诸大菩萨,说明佛舍利之功德与...为“性罪”之对称。违犯遮戒(因应时间、地点、情况所制定之戒),称为遮罪。通常较性罪为轻。若犯性罪,必遭僧团驱...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当时琢磨了很...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能够说我一开始就去历练,不可以。你一开始建立佛号是在佛堂,...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专程去做了采访,且有幸第一次看到净慧长老与拜访企业家之间的...
一、赞法门殊胜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真面目。睹明星而悟道,谈经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归原有旧家...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也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对于一...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你对佛法的虔诚及修学的精进。我作为一个出家人都感到很汗...
如意论师
【法相辞典】
【如意论师】 p0576
上篇:如理行 | 下篇:如是我闻 |
(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
因假有
佛照光和尚语要
达摩流支
梵富楼
纯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四种人数数犯过数数悔过
教起因缘
耽嗜遍耽嗜
涕唾佛塔边戒缘起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遮罪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净慧长老与企业家机锋对答三则

彻悟大师净土开示录

矜哀三界,出兴于世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三伏天到了,我们该如何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