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自圆满】 p0596 瑜伽二十一卷四页云:云何自圆满?谓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如...【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p0831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其身流布一切世界者:显示世尊现从睹史天宫来下,殊胜功德谓...(杂语)Manojasvara,译曰可音音,如意音。见法华玄赞二。...(术语)四食之一。触对于六识顺情之境而资益心身者。如观剧而不觉饥。【又】食物之触秽不净者。如触于他人之手及触...辽道宗(1055~1100 在位)时代之华严学者。生卒年不详。著有华严经谈玄决择六卷,该书系节录澄观所著华严经疏卷首...亦名:护钵法 子题:白二下钵令其守护、下钵制令守护、非钵用者吉罗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钵若好者,应夺留置,...(术语)违背佛法之正理也。...指一人成道,或指一事成就。 p46...阿弥陀佛之别愿。无量寿经中称之为四十八愿,二者相较,虽略有出入,然主旨则属一致。于后出阿弥陀佛偈中所举(大一...(杂名)有名声德行者之比丘之尊称。唐僧传(玄奘传)曰:钵伐多国有数名德。...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与不知同。昔须达①为佛营室,佛视地上蝼蚁,而谓达言:此蚁毗...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对外界事物有所依赖,就表示对你内在始终不动的本体没有了解,...
(第一讲) 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整心态,养成佛陀思考的智慧。佛陀遇到事情他老人家是怎么想的...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吃肉的人,断了大慈悲种子,就成不了佛。念佛...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够的。就需要他力或法力。所以果卿居士就提议每天读三遍楞严经...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 《佛说像法决疑经》佛说:我念成佛皆因旷劫行檀布施,救济贫...
澧州高沙弥
【五灯会元】
澧州高沙弥初参药山,山问:「甚处来?」师曰:「南岳来。」山曰:「何处去?」师曰:「江陵受戒去。」山曰:「受戒图甚么?」师曰:「图免生死。」山曰:「有一人不受戒,亦无生死可免。汝还知否?」师曰:「恁么则佛戒何用?」山曰:「这沙弥犹挂唇齿在。」师礼拜而退。道吾来侍立,山曰:「适来有个跛脚沙弥,却有些子气息。」吾曰:「未可全信,更须勘过始得。」至晚,山上堂,召曰:「早来沙弥在甚么处?」师出众立。山问:「我闻长安甚闹,你还知否?」师曰:「我国晏然。」﹝法眼别云:「见谁说?」﹞山曰:「汝从看经得,请益得?」师曰:「不从看经得,亦不从请益得。」山曰:「大有人不看经、不请益,为甚么不得?」师曰:「不道他不得,只是不肯承当。」山顾道吾、云岩曰:「不信道。」师一日辞药山,山问:「甚么处去?」师曰:「某甲在,众有妨,且往路边卓个草庵,接待往来茶汤去。」山曰:「生死事大,何不受戒去?」师曰:「知是般事便休,更唤甚么作戒?」山曰:「汝既如是,不得离吾左右,时复要与子相见。」师住庵后,一日归来,值雨。山曰:「你来也。」师曰:「是。」山曰:「可煞湿。」师曰:「不打这个鼓笛。」云岩曰:「皮也无,打甚么鼓?」道吾曰:「鼓也无,打甚么皮?」山曰:「今日大好一场曲调。」僧问:「一句子还有该不得处否?」师曰:「不顺世。」药山斋时,自打鼓,师捧钵作舞入堂。山便掷下鼓槌曰:「是第几和?」师曰:「是第二和。」山曰:「如何是第一和?」师就桶舀一杓饭便出。
上篇:百岩明哲禅师 | 下篇:刺史李翱居士 |
(术语)梵语阿离野提舍Āryadeśa,印度之尊称也。寄归传三曰:阿离野译为圣,提舍译为方,即名西国为圣方矣。以其...
无为法
自圆满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末奴是若飒缚罗
触食
鲜演
非分乞钵;戒护钵法
背正
一成
二十四愿
名德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从不寂寞

宏海法师:净土十疑论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戒邪淫方法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