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三千大千世界者,举其内容三千而言,总说之则名一刹。刹译作土田,梵汉双举,则曰刹土,即国土之义。一刹者,一佛济...(人名)天台第二祖,南岳慧思禅师也。...(名数)三十七道品之异名。四念处等三十七法为成就菩提行法之支分品类,故谓之菩提分法。...【顩钵罗】 西域记云:织细羊毛。...(术语)平等之慈悲也。楞严经一曰: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中略)方行等慈不择贵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色者,四大种所造眼根所行义,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云烟尘雾,迥色表色空一显色。此复三...【戒禁取见】 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这是非因计因...(名数)即戒四科。...属日本真言宗智山派寺院,位于京都相乐郡。相传为圣德太子所创。日本修验道之祖役小角曾于此感得金刚藏王像,改称寺...(术语)实智无缘,则实相无相,于智有缘,不如于实体,则非实智。于相有相,非实智之境,则非实相也。往生论注下曰...(1049~1134)宋代安徽舒州人。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元祐(1086~1094)进士,元符年间(1098~1100),拜御史大夫...(嘉兴藏流通本)...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问: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师答: 十善业离不开身、口、意:身善、语善、意善。 记得,身体一定要做...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也就会理直气壮的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我...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我们已经开始所谓的脸红耳赤了,...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唯有邪淫。拔山盖世之英雄,坐此亡身丧国。绣口锦心之才士,...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恨不得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读遍,博览、多闻,这是他读书人的本能...朋友拿了一份报纸要我作个实验,我同意了。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子了,其中有3个...
近年来,色情氾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时有所闻。倘苦有一天全岛报纸,未见色情犯罪之新闻,那么,这天...
招提慧朗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招提寺慧朗禅师,始兴曲江人也。初参马祖,祖问:「汝来何求?」曰:「求佛知见。」祖曰:「佛无知见,知见乃魔耳。汝自何来?」曰:「南岳来。」祖曰:「汝从南岳来,未识曹溪心要。汝速归彼,不宜他往。」师归石头,便问:「如何是佛?」头曰:「汝无佛性。」师曰:「蠢动含灵,又作么生?」头曰:「蠢动含灵,却有佛性。」曰:「慧朗为甚么却无?」头曰:「为汝不肯承当。」师于言下信入。住后,凡学者至,皆曰:「去!去!汝无佛性。」其接机大约如此。﹝时谓大朗。﹞
上篇:京兆尸利禅师 | 下篇:兴国振朗禅师 |
为“无记法”之对称。指善、恶二法。善、恶二法,其相显明,可记别当来之果相,故称有记法。亦即指具有可引异熟果的...
一刹
思禅师
三十七菩提分法
顩钵罗
等慈
色
戒禁取见
戒四别
神童寺
实相无相
李公麟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忍无可忍需再忍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一门心思先看净土经典
不要用既定的价值观来思考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