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顺清净作意】 p1108 如四种作意中说。 二解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顺清净作意者:谓由此故;修六随念。或复思惟随...(界名)阿鼻之猛火烧人,故曰阿鼻焦热。...【杂修静虑】 p1412 俱舍论二十四卷七页颂云:先杂修第四,或由一念杂。为受生现乐,及遮烦恼退。论曰。诸欲杂修四...《不空羂索陀罗尼经》,一名《不空羂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一卷,北天竺岚波国婆罗门首领李无诏于中国唐代武后时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古译。...(一)(414~481)北魏僧。颍川(河南许昌临颍)人,俗姓赵。出家后游学于徐州,依白塔寺僧嵩学成实论及阿毗达磨,深...即名相训义之学、理论之学。又称解学。如俱舍、唯识之学,分析法相之名目与数量,并详细规定修行因果阶位之组织与文...【施波罗蜜多种姓相】 p0861 瑜伽三十五卷三页云: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种姓相?谓诸菩萨、本性乐施;于诸现有堪...【无违】 p1043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一页云:远离贪等所有烦恼,名曰无违。 二解 世亲释一卷十页云:言无违者,谓诸地...(名数)又曰百八烦恼。百八种之烦恼也。结为烦恼之异名(烦恼者,结集生死,故名结),由烦恼生种种之恶业,故曰结...(术语)Pravraṇa巴Pavāraṇā,译曰随意自恣。当安居之末日,使他随意于见闻疑三事,举发安居中自己之过罪,以为...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晚课蒙山施食仪...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而于现生决定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其余则多生多劫,...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游历国内名寺,极力弘扬曹洞宗风。宋徽宗崇宁三年,皇帝下诏...(一)精通一切知识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法华文句》云:此翻大龟氏,其先...
佛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 何等为十? 所谓: 不离善知识,成就佛法; 深信佛语,成就佛法; 不谤...这个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什么东西呢?饮食,吃的东西;财物,常住的财物。所以没有出家...也许流年不利,天灾人祸,村民们浮躁不安,闷闷不乐。 村长召唤来一位精壮的小伙子,吩咐道:听说终南山一带出产一种...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的人,你要去伺候他,还要尽量去照顾他,还要给他药。这是对...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前面的感受是一个直觉的反应,...
顩钵罗
【翻译名义集】
【顩钵罗】西域记云:织细羊毛。
上篇:刍摩 | 下篇:褐赖缡 |
(一)凡二卷。又称起信论义疏。隋代昙延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疏,现今之流传本仅余卷上,其卷...
顺清净作意
阿鼻焦热地狱
杂修静虑
不空羂索陀罗尼经
无上正遍知
僧渊
义学
施波罗蜜多种姓相
无违
百八结业
钵刺婆刺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而被流放的禅师
西天第一代祖师迦叶尊者

十种成就佛法,十种退失佛法
侵损常住的罪最重
心中的快乐藤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