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亦名:僧尼二众不得互作羯磨除三法 资持记释云:“问互作中,以僧尼位别,不容参滥,故须简示。答中,初,明尼为僧...(术语)Vyākāraṇa,又曰和伽那,和伽罗,和罗那。译为授记。十二部经之一。佛说弟子未来之结果,以示其人者。大...指海龙之子。据海龙王经卷四金翅鸟品载,海龙之子,常为金翅鸟所食,龙王祈请于佛陀,佛即脱卸身着之皂衣,分与诸龙...亦名:三小界四过、小界四是 济缘记·释诸界篇:“明彼四是,即今所立:一、须难缘,二、不立相,三、须即解,四、...据诸德福田经举出,出家之人具有五种净德,即:(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佛菩提,而为世间之...(书名)五卷,唐法藏撰。略曰华严传。记述华严经之部类,传译,讲解,讽诵等人之事历者。...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位于广东韶关市南。人称东粤第一宝刹。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初名宝林寺。唐代禅宗...【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 p0224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此中意说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人名)罗什门下四哲之一。初以老庄为心要,尝读老子叹曰:美则美矣,未尽善也。后读旧译之维摩经,欢喜顶受,始知...(术语)僧年曰腊。故称年岁曰年腊。白居易送文畅上人诗曰:貌依年腊老。...在五根中有浮尘根和净色根之别,五根之外形,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叫做浮尘根,因为它是虚浮之法。...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法师之事,居士何可开此一端。以念佛法门,普被三根。以大家不...
【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不同,众生有苦恼的、有困难的,他最善于安慰了。人要到了难...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它是我们轮回的根源。对凡夫来说,我们想做到完全放下欲望也...一个年轻人在网上回首往事,发出一句颇带禅机的话,我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去换取一个名叫成就的东西;我把父母...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状。说寺里的僧人把偷偷把常住的钱拿出去盖庙。老和尚就跟告状的弟子说:他干嘛不多拿...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斋戒的传统。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时,别人对我们的称赞;或是当生活安定,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过去有一位穷人,为人工作,得到一件粗布衣。有人看见他穿着粗布衣,就告诉他:你是高贵种姓的后代,怎么能穿着如此...
慧林鸿究禅师
【五灯会元】
韶州慧林鸿究妙济禅师,僧问:「千圣常行此路,如何是此路?」师曰:「果然不见。」问:「鲁祖面壁,意旨如何?」师曰:「有甚么雪处?」问:「如何是急切事?」师曰:「钝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诸方大例。」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师曰:「新修梵宇。」
上篇:黄连义初禅师 | 下篇:资福贞邃禅师 |
【四种身系】 p0429 入阿毗达历论下一页云:身系有四种,谓贪欲身系,瞋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执身系。欲界五部...
羯磨僧尼不得互作除三法
和伽罗那
龙子
摄僧三小界四是
僧五净德
华严经传记
南华寺
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
僧肇
年腊
浮尘根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有何不同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

佛门里的平等、宽容大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