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此中意说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花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trayah kāyā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 dharm...(书名)宋释道潜撰。道潜性褊寡合。故其诗颇少含蓄,然落落不俗,亦因于此。其集世有二本,卷帙相同,而次序少异。...凡三卷。又称僧史略。宋代赞宁(930~1001)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奉诏撰述者。赞宁...(人名)又作阿夷,阿私陀,阿斯陀Asita等。译曰无比端正。名义集二曰:阿斯陀,或云阿夷,此翻无比,又翻端正。有...就证得佛位,得不生不灭而常住之果所立之七种名称,即:(一)菩提,谓知觉,亦即智果。(二)涅槃,谓寂灭,亦即断果。...(地名)梵语么迦吒。此云猕猴。贺逻驮。此云池。而云江者,乃译人义立耳。此池在毗舍离宫城外,约五六里,庵罗女园...(名数)一、正观音,二、千手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轮观音,七、不空罥索观...(术语)十行之一。无著即无碍之义,言诸行圆融而无障碍也。...众生以虚妄之业障而轮回不已,恰如车轮之辗转不止,故以轮喻之。凡生死轮回,皆虚妄之惑业所感,其体非真,故称虚妄...(杂语)功用能力也。以能生结果而名。唯识演秘二本曰:能生果法,名为功能。(中略)功能即是种子异名。...【所缘境体非真实由四因知】 p0746 杂集论五卷六页云:安立者:谓所缘境,体非真实;唯安立故。由四种因,知所...(印光大师校印版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净土十疑论...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以为观想好像更高级,我持名好像更低一点;持...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缘着男女产生情执就有很大的过患,而缘着阿弥陀佛,假如能天...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的。譬如隐恶扬善隐人家的过错,而扬人家的善德即是善的。反过...
一个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为有缘的众生,尤其是父母眷属来共享。要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帮助父母在临终的时候安...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具备杀心、杀缘。杀心就是你动了杀死对方的心,杀缘指的是拿起...
我们怎么样来训练这个心、怎样相结合呢?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例子很多。我们好多女道友在厨房烹饪料理的时候,只是在做...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者太消极,我们该如何去平衡这个概念呢? 慧广法师答: 说句好...
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
【法相辞典】
【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 p0224
上篇:三自性决了一切不了义经 | 下篇:三种波罗蜜多善积集修处 |
(术语)顺于作持戒而积极的行众善也。...
三身
参寥子集
大宋僧史略
阿私仙
七常住果
猕猴江
十五尊观音
无著行
虚妄轮
功能
所缘境体非真实由四因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隐密暴露

助父母往生西方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您做菜时有没有发过这种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