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不染污分别】 p0331 瑜伽一卷十一页云:不染污分别者:若善、若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随与一...(术语)完全提起宗门之纲要也。碧岩第二则垂示曰:历代诸师全提不起。无门关颂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修所断法】 p0901 品类足论六卷十三页云:修所断法云何?谓若法、学见迹修所断。此复云何?谓修所断十随眠、...三种的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世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发菩提心,修行...(术语)研练自心,发明本有之真性也。楞严经一曰: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使之一。慢惑能驱使人之身心,故称慢使。在十使中,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者,动念即生,为惑性...(人名)佛灭后大阿罗汉有大悲心常悲三途之众生而啼泣,故名泪堕尊者。观经玄义分传通记一曰:泪堕尊者,悲三途众生...(术语)义林章表无表章曰:定道得缘者,经中说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又万善同归集曰:经曰: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又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据华严经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遍求法门要义,初参文殊师利菩萨,复游行南方,先参德云比丘,...在受持具足戒之前,应先方便的受持五戒或八戒。...应当学,梵语 ?iksā-karanīya,巴利语 sikkhā-karanīya。乃应当守持戒法之义。又作应当学、一百众学。在四分律...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灯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来源之清净及供养...
古语道:善恶一念间,境界全不同。善恶不仅属于道德范畴,他在人的身体层面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难道还真有因果报...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住力量跟福报有没有关系? 净界法师答: 欸,不是。该工作还工...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佛的层面是他无相,当然没有名字之相,所以任何一尊佛施设一个...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归净土。当率其家属男女老幼,同皆认真念佛。以祈佛慈加被,...很多朋友都喜欢憨豆先生,该片票房在欧洲突破1亿美元,在美国公开放映时,亦好评如潮。 但憨豆先生的成才之路却充满...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念云: 以此供水及米粒,施与一切神鬼等众。惟愿是诸神鬼等...
大同广澄禅师
【五灯会元】
澧州大同广澄禅师,僧问:「如何得六根灭去?」师曰:「轮剑掷空,无伤于物。」问:「如何是本来人?」师曰:「共坐不相识。」曰:「恁么则学人礼谢去也。」师曰:「暗写愁肠寄与谁!」
上篇:汾州无业国师 | 下篇:鹅湖大义禅师 |
(术语)知一切者之意。佛之尊称。善生经曰:如来即是一切智藏。...
不染污分别
全提
修所断法
三福
真发明性
慢使
泪堕尊者
尸罗不清净
五十三参
具戒方便
一百应当学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供水的表义与方法

善恶会影响寿命的长短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养好精气神要做到「三寡」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如何让父母现世安乐,临终生净土
野百合也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