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论体六种】 p1330 集论八卷十一页云:第一论体,复有六种。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毁论,五、顺论,...(杂语)于大小皆注全力也。涅槃经曰:如大师子杀香象时皆尽其力,杀兔亦尔,不生轻想。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为诸菩萨...(1629~1716)日本真言宗僧。伊势(三重县)人,俗姓山田。字宝山、如来房。苦学于江户、京都、高野山。其后于大和...(喻)佛法好像日光,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教化顿大的菩萨;幽谷喻佛...(菩萨)生身之普贤菩萨也。临济录曰:你目前用处,始终不异。处处不疑,此个是活文殊。你一念心无差别光,处处总是...(杂语)禅家谓夏月之入浴为淋汗。淋,说文曰:以水沃也。盖热时常有汗,故每日入浴沃汗也。...【染污遍行同行相应】 p0878 杂集论五卷十七页云:又有染污遍行同行相应。谓于染污意四种烦恼。由此四法,于一...【邪行苦中复有五苦】 p0674 瑜伽四十四卷十二页云:邪行苦中,复有五苦。一、于现法中,犯触于他;他不饶益所...【轻安唯在定有】 p1291 成唯识论六卷七页云:有义,轻安唯在定有。由定滋养,有调畅故。论说欲界诸心心所,由阙轻...菩萨十地中之第二地名,因第二地三聚戒具足。...【有为增上法】 p0549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有为增上法云何?谓有为法。...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
地藏菩萨广大灵感,为诸大菩萨中第一,其灵感之益见于各经中者甚多,今且举《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二十八种利益略讲之...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有一位长者妇因为经常被小姑所瞋恼,遂走入林间欲了断生命,...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时自负不凡。读《法华经》,知道清凉山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便前往朝山。...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无意犯罪,刚入狱都很伤心绝望。但是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一位犯...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翻译于东晋,公元四世纪初,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妙法莲华经》里的一品。后来在河西走廊的北...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的和尚行走在荒野上,一群强盗看见了他们,立刻前来抢劫。 和...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
汾州无业国师
【五灯会元】
汾州无业禅师,商州上洛杜氏子,母李氏闻空中言:「寄居得否?」乃觉有娠。诞生之夕,神光满室。甫及丱岁,行必直视,坐即跏趺。九岁,依开元寺志本禅师受大乘经,五行俱下,讽诵无遗。十二落发,二十受具戒于襄州幽律师,习四分律疏,才终,便能敷演。每为众僧讲涅槃大部,冬夏无废。后闻马大师禅门鼎盛,特往瞻礼。祖睹其状貌奇伟,语音如钟,乃曰:「巍巍佛堂,其中无佛。」师礼跪而问曰:「三乘文学,粗穷其旨,常闻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祖曰:「秖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师曰:「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心印?」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师才出,祖召曰:「大德!」师回首。祖曰:「是甚么?」师便领悟,乃礼拜。祖曰:「这钝汉礼拜作么?」﹝云居锡云:「甚么处是汾州正闹。」﹞自得旨后,诣曹溪礼祖塔,及庐岳天台,遍寻圣迹。后住开元精舍,学者致问,多答之曰:「莫妄想。」唐宪宗屡召,师皆辞疾不赴。暨穆宗即位,思一瞻礼,乃命两街僧录灵阜等赍诏迎请。至,彼作礼曰:「皇上此度恩旨,不同常时,愿和尚且顺天心,不可言疾也。」师微笑曰:「贫道何德,累烦世主?」且请前行,吾从别道去矣。」乃澡身剃发,至中夜告弟子惠愔等曰:「汝等见闻知之性,与太虚同寿,不生不灭。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境惑,流转不穷。汝等当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常了一切空,无一物当情。’是诸佛用心处,汝等勤而行之。」言讫,跏趺而逝。荼毗日,祥云五色,异香四彻,所获舍利璨若珠玉。弟子等贮以金瓶,葬于石塔。当长庆三年,谥大达国师。
上篇:泐潭常兴禅师 | 下篇:大同广澄禅师 |
(术语)谓具足一切智者,是佛之异称。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智度者,开道者,说道者。梵Sar...
论体六种
全威
湛海
三照
真普贤
淋汗
染污遍行同行相应
邪行苦中复有五苦
轻安唯在定有
具戒地
有为增上法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见影谓己有

虽面对菩萨,也同隔山一样
成功属于有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