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研练自心,发明本有之真性也。楞严经一曰:“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驱摈羯磨、治摈出法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摈出者,谓对俗人倒说四事,广如律文;又如随戒中污家恶行。倒乱...譬喻佛法如一雨之普润众生。佛说一乘法诠示一实相之理,无二三之别,犹如雨水之下降,草木得蒙滋润。虽然雨是一,然...【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p1156 佛地经论一卷十二页云:如是净土因相圆满果相云何?最极自在净识为相。谓大宫殿最极自...(术语)诸法实相之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云无分别法。法华经方便品曰: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异类)又作醯摩跋陀。鬼神名。译曰舍主。住于雪山。毗沙门天王夜叉八大将之一。金光明经曰:复有大神,奢罗密帝,...(植物)Rudrāksa,树果名。译曰天目。由叶之形取名。如樱桃颗,紫色,名金刚子,堪为数珠,金刚部念诵人,即用此...(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地名)震旦国,即汉地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震岭者,震是梵言之省略,岭者即土境之通名。具云震旦,亦云真丹,此...佛尝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据俱舍颂疏注记载,频毗娑罗王,梦见一[叠*毛]裂为十八片,一金杖斩为十...【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 p0467 瑜伽七十九卷十二页云:复次菩萨有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一者、于未安立净信有...(术语)说法会下四众之一。正当其法而悟道之机类也。法华文句一曰:不起于座,闻即得道。此名当机众。...(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氵+...佛心是放下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着现在,...
下品三生,是遇到恶法、恶缘的凡夫。他为什么会造恶?首先他的知见就有问题,造恶的人一般都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人...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
第一、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此事任何宗教皆办不到。 第二、信学佛须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唯有...
一头牛的死亡 四五个穿长筒胶鞋的屠夫把一头牛拖进了屠宰场。他们将牛的脚用绳子套住,然后使劲一拉,扑通一声这头...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五百位声闻弟子与上万名菩萨恭敬地跟随佛陀,听法受教。当时,舍卫城有一位善顺...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
真发明性
【佛学大辞典】
上篇:真普贤 | 下篇:真诠 |
(术语)一切诸法无实体如幻,故曰幻者。圆觉经曰: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
摈出羯磨
一雨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无分别法
醯摩嚩多
鸣噜捺罗叉
苦恼
震岭
裂裳金杖
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
当机众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极乐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佛心是什么

临命终时剧烈的痛苦,把净业种子激活了
不要有不舍之心

信愿行往生极乐

倾听生命的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