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楞严经六曰:若诸有学,断十二因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乃四加行位之第四。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殊胜者。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观所取能取之空无,直入见道之位...Luoyangjialanji 佛教著述。北魏杨炫之(一作羊炫之或阳炫之)撰。5卷。著者生卒年不详,事迹可考者甚少。据著...四种摄藏之一。佛教圣典总摄为经藏、律藏、论藏、杂藏四种。其中,杂藏摄一切菩萨之教行。依增一阿含经序品载,方等...(杂语)如言水陆。刹者梵语,译作土田。唐华严经二曰:刹海微尘数。法界观门曰: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广容十...【八分语】 p0070 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语者:当知略具八分。谓先首美妙等。由彼语文句等相应,乃至常委分资粮故;...【诸行非定苦染非定乐净】 p1361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七页云:复次有四种相,当知诸行,非定苦染。又由四相,非定乐净...亦名:大界须相小界无相、小界无界相 济缘记释云:“前明大界须相,不立则非;后示小界无相,立则乖法。”(业疏记...(名数)天台贤首二宗,释诸经之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同:一,天台通别释题,天台以通别之二义释经题。如妙法莲华经...南齐时代之道士。吴兴郡(浙江吴兴)人。文宣王萧子良曾召其礼佛,拒而不赴。著有正一论,旨在倡导佛、道二教之一致...(术语)欲界与色界之有情有色身者。金刚经曰:若有色,若无色。天台之疏曰:有色即欲色二界,无色即空处。长水之刊...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如经典常常讲到我们对经典怎么熟悉,读诵、书写、礼拜、念佛、...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养秋居士的儿子。方养秋一向行善,不久便倾心于净土法门。方海生年七岁,跟随双亲侨居香港,平日...一 礼佛(三拜,举香赞) 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三 诵《心经》(一遍)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三称) 四 开示...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
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现前一念心性,本不在内、外、中间,非三世所摄,非四句可得,只不肯谛审谛观,...卧室是我们修养生息、放松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装修卧室时坚持按照不舒服死不休的标准打造,恨不得把所有好用的...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别执著,就不会被烦恼困扰,这样你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了!...
章敬怀晖禅师
【五灯会元】
京兆府章敬寺怀晖禅师,泉州谢氏子。上堂:「至理亡言,时人不悉。强习他事,以为功能。不知自性元非尘境,是个微妙大解脱门。所有鉴觉,不染不碍,如是光明,未曾休废。曩劫至今,固无变易。犹如日轮,远近斯照。虽及众色,不与一切和合。灵烛妙明,非假锻炼。为不了故,取于物象。但如捏目,妄起空华,徒自疲劳,枉经劫数。若能返照,无第二人。举措施为,不亏实相。僧问:「心法双亡,指归何所?」师曰:「郢人无污,徒劳运斤。」曰:「请师不返之言。」师曰:「即无返句。」﹝后僧举问洞山,山云:「道即甚道,罕遇作家。」﹞百丈和尚令僧来候,师上堂次,展坐具,礼拜了,起来拈师一只靸鞋,以衫袖拂却尘了,倒覆向下。师曰:「老僧罪过!」或问:「祖师传心地法门,为是真如心,妄想心,非真非妄心?为是三乘教外别立心?」师曰:「汝见目前虚空么?」曰:「信知常在目前,人自不见。」师曰:「汝莫认影像?」曰:「和尚作么生?」师以手拨空三下,曰:「作么生即是。」师曰:「汝向后会去在!」有僧来,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是!是!」﹝长庆代云:「和尚佛法身心何在?」﹞其僧又到南泉,亦绕南泉三匝,振锡而立。泉曰:「不是!不是!此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僧曰:「章敬道是,和尚为甚么道不是?」泉曰:「章敬即是,是汝不是。」﹝长庆代云:「和尚是甚么心行?」云居锡云:「章敬未必道是,南泉未必道不是。」又云:「这僧当初但持锡出去,恰好。」﹞小师行脚回,师问曰:「汝离此间多少年邪?」曰:「离和尚左右将及八年。」师曰:「办得个甚么?小师于地画一圆相。师曰:「秖这个,更别有?」小师乃画破圆相,便礼拜。师曰:「不是!不是!」僧问:「四大五蕴身中,阿那个是本来佛性?」师乃呼僧名,僧应诺。师良久曰:「汝无佛性。」唐元和十三年示灭,谥大觉禅师。
上篇:西堂智藏禅师 | 下篇:大珠慧海禅师 |
【内色】 p0365 显扬五卷七页云:内色、谓根及根所居处色。 二解 集异门论十一卷二页云:云何内色?答:若色、在此...
缘觉身
世第一法
洛阳伽蓝记
杂藏
刹海
八分语
诸行非定苦染非定乐净
摄僧大界须相小界无相
二宗释题
孟景翼
有色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父亲念佛相助,七岁童子往生前后的奇特瑞相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警惕「卧室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