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七页云:复次有四种相,当知诸行,非定苦染。又由四相,非定乐净。如是四种,总依三事。何等为三?一、依生处故,二、依受故,三、依世故。此中乐者:谓在第三静虑。乐所随者:谓在人中,容有二种。喜乐遍者:谓在初二静虑。未永离乐者:谓在第四静虑以上。此中苦者:谓在饿鬼,及以傍生。苦所随者:谓在人中。忧苦遍者:谓在那落迦。未永离苦者:谓在上天众中,当苦所随故。又言乐者:谓不苦不乐受现在前位。乐所随者:谓苦受现在前位。喜乐遍者:谓乐受现在前位。不永离乐者:谓于一切位,乐因所随故。若与此相违,当知苦差别。又言乐者:谓顺乐行,及乐已灭。乐所随者:谓有乐因,于未来世,当生起乐。喜乐遍者。谓于现在随顺乐处。未永离乐者:谓余二世。与此相违,苦差别四。如应当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系天台宗九祖湛然为喻显“本迹二门”之理,于解释法华经踊出品中“父少子老”之譬喻时,所权假施设之药名。本,指久...(术语)自己心中发明之法门也。止观一上曰: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处善巧?佛言。智者于十二处。如实知见。是处善巧。谓如实知见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术语)此为四种缘记中之法界缘起,具体的说明者,缘起之义理,穷极于此,是为华严一家之特色。其为缘起精神之点,...亦名:不藏物塔中戒开缘、塔中藏物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藏物塔中戒。除病,为坚牢故藏,余难缘如上。”...(术语)谓天台之教判藏通别圆也。自教化之内容而分,故有化法之名。...(一)位于湖南衡山掷钵峰下,距磨镜台约半公里。创建于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天台宗二祖慧思曾久居本寺,宣讲...【九果】 p0087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一卷六页云:西方诸师,说果有九种。谓于前五,更加四种。一、安立果。二、加行...指成唯识论所说之三种佛土。即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佛有三身,故所居之国土亦有三种,即法身佛住于法性土,报身...(名数)一应化佛菩提,于应当现之所,随即示现,谓出释氏宫去迦耶城不远,坐菩提树下金刚道场得无上菩提也。二报佛...呈岩石状之佛菩萨像台座,象征安住不动之意。俗称磐石座。为密教菩萨部、明王部、天等部等特定诸尊之台座。如将马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有四个人在一起谈个人的理想。其中有个人说,我最...生活中,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喜欢和别人一比高低,凡事不甘人后,虽明知心灵会由此受到系缚...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
念佛人临命终时,注意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发愿都是临命终时来接引,不是说你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现在我们...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儿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宾那一起吃饭...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传授五戒,有一个小偷刚好经过祝...问: 东林寺作为净宗第一祖庭,似乎特别强调计数念佛,譬如百万佛号闭关、五一佛七、十一佛七以及每日念佛规定数量...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之时,当时迦毗罗卫的统治者是佛陀的堂弟摩诃男,是虔诚的佛教...
诸行非定苦染非定乐净
【法相辞典】
【诸行非定苦染非定乐净】 p1361
上篇:诸大种造所造色因缘 | 下篇:诸行有四德相及离四德相 |
(人名)菩萨名。梵名沙啰末底Sthiramati,佛灭后七百年出现。作宝性论,法界无差别论等,显扬大乘。见法界无差别论...
种智还年
己心法门
智者于处善巧
十玄缘起
藏财物佛塔中戒开缘
化法四教
福严寺
九果
三佛土
三佛菩提
岩座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真我与假我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兑现这个愿
米从哪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