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最胜真如】 p1155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二、最胜真如。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Kern, Johan Hendrik Caspar; 1833~1917)荷兰之印度学学者及佛教学者。生于爪哇。师事韦伯(Weber)学习梵语,...(人名)又作智恺。乡贯未详。姓曹氏。陈天嘉四年,奉真谛三藏对译摄大乘及释论,当笔受之任,寻助俱舍论之翻业,两...【有情业果证得】 p0551 瑜伽六十四卷五页云:有情业果证得者:谓由所作净不净业,自所作业为依因故;诸有情类...全一卷。全称佛说鬼子母经。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鬼子母食人之子,佛藏其爱子以度化之,使拥护...【五种寂静】 p0263 显扬二十卷十八页云:寂静差别者:谓五种寂静差别。一、诸缠寂静。二、世间离欲寂静。三、顺下...据菩萨善戒经卷八如法住定心品载,菩萨于诸有情起七相怜愍,即:(一)无畏怜愍,指菩萨于诸有情,以无畏力,起怜愍心...(人名)Āṣāḍha,又作頞沙荼,阿沙荼。比丘名,此人为比丘尼所度而得度。见阿育王经九,经律异相十七。【又】译...谓观众生本具之佛性。自性者,自己之心性,即如来藏。众生本有之佛性,其体清净而无妄染。于佛性论卷二,则称为自性...【赖耶异名】 第八阿赖耶识,译曰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之义。除此之外,此识还多种意义,故在许多经论中随其义...【三学转异分别】 p0207 显扬七卷六页云:转异分别者:谓或有增上戒学,无增上心,无增上慧。或有增上戒学,增上心...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得理念的指导下,契入诸法实相。实相是无相的。如《金刚经》云...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清新,心情也分外愉快舒畅。天空洒净,似乎喻意着此次行程有着...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称为「三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过有...
地底的生命...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地法门。我起初一直不明白这个道理,佛法不就是诸恶莫作,众善...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在家都要问自己,要审心,自己的心就是那把钥匙,自己去打开内...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依他行医数十年的经验观察所得,人心是越来越坏了。医生只能治...一位妇人在河边寻死,被路过的船夫搭救了,询问原因,妇人说,因为丈夫猝逝,觉得没有丈夫,活不下去了。 船夫问:...
寿州良遂禅师
【五灯会元】
寿州良遂禅师,参麻谷,谷见来,便将锄头去锄草。师到锄草处,谷殊不顾,便归方丈,闭却门。师次日复去,谷又闭门,师乃敲门,谷问:「阿谁?」师曰:「良遂。」才称名,忽然契悟曰:「和尚莫谩良遂,良遂若不来礼拜和尚,洎被经论赚过一生。」谷便开门相见。乃归讲肆,谓众曰:「诸人知处,良遂总知。良遂知处,诸人不知。」
上篇:镇州普化和尚 | 下篇:薯山慧超禅师 |
【大乘补特伽罗】 p0244 杂集论十三卷三页云:大乘补特伽罗者:谓住菩萨法性,若定不定;性是利根;为求解脱一切有...
最胜真如
克恩
慧恺
有情业果证得
鬼子母经
五种寂静
七相怜愍
阿沙陀
自性清净佛性观
赖耶异名
三学转异分别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无相、无住、无念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生气》

【佛学漫画】地底的生命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