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三卷三页云:大乘补特伽罗者:谓住菩萨法性,若定不定;性是利根;为求解脱一切有情,发弘正愿;修无住处涅槃意乐;以菩萨藏为所缘境;精进修行法随法行;成熟有情,修净佛土;得受大记;证成无上正等菩提。得受大记者;谓住第八菩萨地,证得无生法忍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唐代少康、文谂共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全称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别名西方往生瑞应传。略称瑞应传。...(术语)过午时不食,谓午前中之食也。斋非就食体而云。就食时而云也。持比丘戒沙弥戒者勿论,持在家八斋戒者之食法...【四暴流】 p0406 瑜伽八十九卷十页云:复次,欲贪瞋等欲界所系烦恼。行者欲界所系上品烦恼未断未知,名欲暴流,有、...乃指专修与杂修而言。修行阿弥陀佛之净土法门,称为专修。修其他法门,则称为杂修。日本源空之黑谷上人语灯录(汉语...明孔与割截均为袈裟之制法。据释氏要览卷上明孔条载,明孔,即袈裟将完成时,特留一小孔不予缝合,称为明孔,犹如田...正觉的真相。正觉的理体,离诸污染,故云清净。...义甚深、实体甚深、内证甚深、依止甚深、无上甚深。...【七言论句】 p0059 瑜伽二卷二十页云:又有七言论句;此卽七例句。谓补卢沙、补卢衫、补卢崽拿、补卢沙耶、补...(术语)人之情欲种种差别也。如云身分。...Jingxingguo 佛教术语。境,指佛教徒修行所应分别观察的诸法境界,包括佛教所讲的三科、五位、百法、四谛、十二...又作千僧斋、千僧会。即同时供养一千名僧侣之法会。据大智度论卷二、卷三载,释尊之时,频婆娑罗王曾供养千位比丘。...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问: 我曾在网上查过咒语的来历、定义和作用,但说法不一,莫衷一是。看到的主要说法有二: 说法一:是梵语某句话的...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什么叫酒呢?只要它有酒精成分,不管它是水果酒也好,它是酒糟也好,只要它已...问: 师父,咱们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宝箧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放三个塔在上面? 恒传法...
下品中生者乘着那个莲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之内,他在莲华里面待了六劫,就不像前面几品往生很快就...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生也得到安乐。有人问,佛教徒真的知道快乐的秘诀?是的,我们...
一、金刚经中佛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导我们对一切众生要平等慈悲,不管贫富贵贱都同样看待,令他们离苦得乐。故...一 世间上的富贵、幸福与快乐是假的, 好像花儿一样,今天开了,明天又谢了。 佛法浩如烟海,一般人常说佛法无边,...
大乘补特伽罗
【法相辞典】
【大乘补特伽罗】 p0244
上篇:大乘二种种姓 | 下篇:大圆镜智所缘 |
原意为资料、材料,即作为师者教导之材,意指受教之弟子。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六六上):“指归云:资者,取法...
瑞应删传
斋食
四暴流
二修
明孔割截
清净觉相
五种甚深
七言论句
情分
境行果(sthana-carya-phala)
千僧供养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语
因果的法则

卖酒犯重罪
宝箧塔是什么意思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莲华里做什么呢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