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一)佛陀所说之教,谓之道教。指佛道、佛教而言。 (二)Taoism。以老庄思想为中心,加上神仙信仰、通俗之民间信仰,...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口腹之累,道俗同弊。知教慎行,世中稀耳。故晋慧远至死不饮蜜浆。非律不开,以律文亲须目见...(术语)Siddhirastu,悉昙章之题名也。寄归传四曰:创学悉谈章,亦名悉地罗窣睹,斯乃小学标章之称,但以成就吉祥...【那摩】 此云名。楞伽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是名名身。...凡八卷。唐代法琳着。又作辨正论、辩正理论。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唐高祖时,道士李仲卿(一作少卿)撰十异九迷论...子题:尊者、慧命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毗尼母云,吾去世后,当依波罗提木叉行法。当各各谦卑行之;除去憍慢,安...(书名)宋刘跂学易集。有万佛名经序曰:赵郡李侯常武之夫人,乐安孙氏。自常武没,屏居里第,阅诵藏经,积十余万。...(名数)妙为法华经题之妙,故有二义:一、相待妙,藏通别圆之四教,相对而判粗妙也。尔前所说诸经藏通别之三教为粗...禅林用语。饱食一度即可忘却昔时千百次之饥饿感受;丛林中用以比喻曾一度入于自由自在之解脱境界者,则必不再执迷于...【欲界诸天受三种苦】 p0989 瑜伽四卷十二页云:又天趣中、无解支节苦,而有死堕苦。如经中说:有诸天子、将欲没时...【非随心转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非随心转法云何?谓若法不与心一生一住一灭。此复云何?谓除随心转...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罪业。 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当我向别人阐述为什么我们要吃素的时候,最常遇到的反问就是:假如吃动物会造成动物的痛苦,那么植物也是生命,吃植...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第一。 清心是保持内心恬静,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杂念的...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慧广法师答: 恕我直言,若您是修行人,您眼中的事...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从唯识的角度就是随顺它。 你说:我没有对治它,我也没有随顺...
造河船以济人渡,就是建造船来渡人。我们面临着江河湖泊就会愁叹:隔河相望,怎么过去?如果忽然有一条船,能够运载...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不论是脚力很好的,或是脚受伤很难走的,或是坐轮椅的,或是...●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观经》。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微...
龟洋无了禅师
【五灯会元】
泉州龟洋无了禅师,本郡沈氏子。年七岁,父携入白重院,视之如家,因而舍爱。至十八,剃度受具于灵岩寺。后参大寂,了达祖乘,即还本院之北,樵采路绝。师一日策杖披榛而行,遇六眸巨龟,斯须而失。乃庵此峰,因号龟洋。一日,有虎逐鹿入庵,师以杖格虎,遂存鹿命。洎将示化,乃述偈曰:「八十年来辨西东,如今不要白头翁。非长非短非大小,还与诸人性相同。无来无去兼无住,了却本来自性空。」偈毕,俨然告寂。瘗于正堂垂二十载,为山泉淹没,门人发塔,见全身水中而浮。闽王闻之,遣使舁入府供养。忽臭气远闻,王焚香祝之曰:「可还龟洋旧址建塔。」言讫,异香普熏,倾城瞻礼。本道奏谥真寂大师,塔曰灵觉。后弟子慧忠葬于塔左。今龟洋二真身存焉。忠得法于草庵义和尚。
上篇:石霜大善禅师 | 下篇:西园昙藏禅师 |
说一切有部的简称,小乘宗之名。...
道教
慧远大师至死不饮蜜浆
悉地罗窣都
那摩
辩正论
比丘大小相敬法制敬本意
万佛名经
二妙
一饱忘百饥
欲界诸天受三种苦
非随心转法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圣严法师《拜忏做什么?》
植物也是生命,难道不是杀生吗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