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Siddhirastu,悉昙章之题名也。寄归传四曰:“创学悉谈章,亦名悉地罗窣睹,斯乃小学标章之称,但以成就吉祥为目。”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即宗与体。宗,即显示经论等道理之宗旨;体,指以经论等为主体之教。二者合称为宗体。一般注释家在解释经、律、...(天名)七曜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一众。秘藏记末曰:月曜肉色,持半月形,上有兔形。...(杂名)奉侍比丘僧之俗人也。其人解比丘之净语,故称曰净人。比丘之指命,总顺戒律之作法,故谓之净语。资持记中三...为中阿含经卷十九之第二小经经名。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阿那律陀尊者为仙余财主讲说光天...【超于色界诸结】 p1171 瑜伽十八卷七页云:云何超于色界诸结?谓于色系上分诸结,已断已知。...(神名)Viśāla,神王名。佛祖统纪三十七曰:染武帝天监元年,帝梦释迦檀像入国,乃遣郝骞等往西竺求之,(中略)...又作神变月、神足月、三长斋月。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月为持斋行善之月,故称三长斋月。据释门正统卷四载,于此...【随心转律仪】 p1369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九卷十六页云:问:此四律仪,几随心转?几不随心转?答:三随心转;一不随...(饮食)Maireya,又作迷丽耶,米隶耶。以果实根茎等所造之酒也。顺正理论三十八曰:迷丽耶者,谓诸根业叶花果汁为...指戒律。即依佛陀教法所立之戒学,为别于外道之禁戒,而称正法律。该语散见于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经卷二十八等...十戒、具足戒,为出家二戒。出家者,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名曰出家。此二种戒,皆不淫戒。谓之出家戒。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由彼无智故,受苦复过是。如果看见别人造作非法的罪业,我们对...
此文的写作,缘起于《净土》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感观音菩萨搭救学佛,读净土杂志受益疗病》的文章。这位佛友的经历勾...问: 末学有个问题请教,我是一名医生,业内常有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古人云:不为良相,则...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于此着力,不能顿见自性,当验习气厚薄,切磋琢磨,于根本...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就是行持上,也是统一的,怎么说呢?三法印即三解脱门,皆能证...社会人士对佛教误解最深的,莫过于迷信二字。大多数受过新教育而对佛教无所了知的人,谈到信佛问题时,第一个观念就...
对舍得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贾平凹先生写过一篇关于舍得的文章,在他看来,世...
悉地罗窣都
【佛学大辞典】
上篇:悉地持明仙 | 下篇:悉怛多般怛罗 |
(杂语)说者与听者。中观论曰: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
宗体
月曜
净人
有胜天经
超于色界诸结
毗舍罗
神通月
随心转律仪
迷隶耶
正法律
出家二戒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因果规律与命运

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

【推荐】地藏菩萨慈悲拯救父亲出危险
如何看待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佛教不同于天神地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