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阿含经卷十九之第二小经经名。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阿那律陀尊者为仙余财主讲说光天、净光天、遍净光天之因果差别。 p244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躭着杀害】 p0938 法蕴足论一卷七页云:何等名为躭着杀害?谓于众生,有害非杀,有害亦杀。害非杀者:谓以种...梵名 Karma-Yoga。全一卷。印度近代宗教改革家、哲学家维威卡难达(Swami Vivekānanda, 1863~1902)撰。难达承袭...(物名)名义集三曰:异物志曰:是草萎可合香,笺外国胡人说,众香共是一木,华为鸡舌香。...(书名)具名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唐圆照集。...(杂语)谓日常之生业也。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一心真如,及生灭相,无二无别。即三明一,即一论三,故得治生产业皆...【具慧安住】 p0824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一页云:具慧安住者:慧云何?答:若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于诸法相,能简...【四种世俗谛】 唯识宗把胜义、世俗二谛各分为四种。于胜义谛,即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四种;于...指中间色。即绯、红、紫、绿、磂黄等五间色。系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之对称。又五间色之外有青、黑、木兰三种...医罗钵呾罗,梵名 Elāpattra,巴利名 Erāpatha。又称[口*垔]罹钵多罹龙王、伊罗钵多罗龙王、伊那跋罗龙王。医罗...(术语)天人与神仙也。理趣分述赞中曰:五趣之极曰天,人有神德曰仙。大日经疏二曰:天仙谓诸五通神仙。法华忏法曰...(一)贤劫出现之十六尊。又称贤劫十六大菩萨。即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之中,羯磨会、三昧耶会、供养会、降三世会等各...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印祖在《一函遍复》中提出了念佛的一个总的原则:不管是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还是默念,一定要在心里念得清清楚楚...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讲三迦叶,他们是三兄弟,老大是...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无住跟生心的观念。你刚开始一定要无住。 智者...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围的许多相好给他泼冷水,认为他这样做太迂腐了,不如从政、经...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时,就是把人的一生分为十个阶段。唐代的道世法师作过《法苑珠林》,他谈到人有十个阶段。...
说起因果律,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的,所以无论是理论界的、自然界的因果律,人们都认同:如老是...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路过李家庄时,大弟子内急,...
有胜天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顶惑 | 下篇:有喜定 |
【生相】 p0474 如集谛四行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五页云:问:诸行起时,除其自性,余有为法,皆有作用,...
躭着杀害
业瑜伽
鸡舌香
续开元释教录
治生产业
具慧安住
四种世俗谛
间色
医罗钵呾罗龙王
天仙
贤劫十六尊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印祖念佛经验之谈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保持一颗「不动心」

生命的十个阶段

科学研究:善念能延长人的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