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544~623)唐初僧。河南阳翟人,俗姓褚。八岁出家,器宇凝峻。陈宣帝于建业(南京)造泰皇寺,师受敕监督百工,并...四种的邪命食。比丘不乞食,亦不弘法,但作不如法之事,以维持其生命,叫做邪命。 一、种植田园,和合汤药,名...全一卷。译于西晋(265~316),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佛陀为诸比丘宣说水喻七事,举人没于水;或从...(术语)五种唯识之一。谓思惟观察唯识之理,由之而得之果智也。...【烟寂静】 p0949 瑜伽十七卷十页云:由已证得阿罗汉果,心善解脱;便于自身、自身众具、缠及随眠,皆悉永断。...【降伏】 p0889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四页云:降伏者:谓深防护自身杂染;于毁犯者若犯下品;慈心谏诲。若犯中品;...(譬喻)以一月譬法报应之三身。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流派)又作伐里沙键拏。缚利沙键拏Varṣagaṇa,雨众外道之梵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云缚利沙,亦云跋利沙,此...【国土清净】 p1035 显扬三卷十七页云:九、国土清净。谓诸佛共有无上功能果,能示现不可思议国土庄严,极净佛思,...(故事)优婆鞠多之故事。付法传三谓尔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鞠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物名)托子,亦作橐子。假字也。...(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于修持,以致无正知见者,各怀驱僧夺产之念。然以世乱日亟,有心人各群起...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练自己不随境转。 不可能说你平常没有这种功能,临终突然间出...
龙树菩萨《中观论》有一个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空怎么去理解呢?就是因缘所生法...
恐惧感的来源 人往往因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智慧、优缺点了解不够充分,经常不是自己...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通诗歌、俳句、茶道,为东海寺之开山祖师。 某天,有个商人拿...一般人对修行的认知、想象,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经、拜佛、闭关、打禅七等行门的修持,这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佛法讲...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满,出家求出生死。也就是说,他们也知道生死的痛苦,他们的生...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行──大至居止处所,小至一针一线──都是他人点滴的心血,方...
佛六十四种梵音
【三藏法数】
[出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三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五清净声谓如来音声纯妙。远离诸垢染也。七明亮声谓如来音声。明显流亮也。八甘美声谓如来说音声。甘和美妙。能使听者得法喜之味也。九乐闻声谓如来说法音声。称机浅深。令众生乐闻而不舍也。十无劣声谓如来音声。希有殊胜。而不陋劣
上篇:善财五十三参 | 下篇:小乘七十五法 |
【净业】 p1002 瑜伽九十卷六页云:一切能往善趣妙行,皆名净业。 二解 杂集论八卷六页云:净业者:与如是等诸杂染...
住力
四邪命
碱水喻经
果唯识
烟寂静
降伏
一月三身
跋利沙键拏
国土清净
覆油钵
橐子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平常颠颠倒倒,临终很难有正念

空观脱离过去,假观创造未来

【推荐】减少压力的办法
心不留影
修行与工作互不抵触的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