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正信能越暴流】 p0505 瑜伽十八卷五页云:云何正信能越暴流?谓如有一为欲了知诸欲过患,听佛所说,若弟子说,所...(1045~1099)北宋僧。桐江(浙江)人,俗姓俞。字韫之。幼遭母丧,随父至杭州,从南山瑞峰出家,并师事寿宁院处邦...四部阿含经,即: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见】 思虑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谓之见。通于正邪。《俱舍论》卷二曰:‘审虑为先决择名见。’《大乘义章》卷五曰...谓意识不能到达之处,即指不得以思虑分别而臆度之真理境界。碧岩录第六十三则(大四八·一九四下):“意路不到,正...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陀罗尼门诸部要目、陀罗尼诸部要目、诸部要目。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经举金刚顶经、大日...梵名 Susiddhikara-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a-patala。凡三卷。唐开元十四年(726)输波迦罗(即善无畏三藏)译...亦名:得道向未具说戒制圣为遮凡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问:‘凡夫无圣,不可得犯;圣人奉戒,一制不犯;用制何为...(譬喻)以月譬佛,三舟喻众生之机感不同。谓同一之月,依舟之动止,而所见各有异也。华严经疏钞十六上曰:譬犹朗月...(术语)苦集灭道之四谛也。为圣者所见之谛理,故名圣谛。又圣者正也,为正真之谛理,故名圣谛。涅槃经十二曰:苦集...凡二卷。收于中华藏第一辑第三十册。唐代慧苑撰。就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中之难字加以注音释义之书。又称大方广...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
《梵网经》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华严经》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止。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你说你哪有开始?我们了解人...佛教常将莲花比喻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征,这本身就说明了化烦恼为菩提的重要性,没有菩提,我们就不会开悟!没有...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虽然他广修禅定、智慧,乃至于修种种的福德,就好像一个人去刻...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开示、看佛经书而摒除邪见,建立正见,信因果,明因缘。第二是...冬夜严寒,一个乞丐颤抖着敲响容西禅师的屋门,哭着向他诉说自己的妻子儿女既缺冬衣,又少粮食。如果这样下去,不冻...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正当的职业必须符合几项基本条件: 第一,不可对人、对众生...
善财五十三参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为众说法。善财与五百童子。诣文殊所。顶礼其足白言。惟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萨道。乃至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文殊告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上篇:四十八愿 | 下篇:佛六十四种梵音 |
(名数)天台宗所言。与真言宗之显教密二教不同。彼就教法而料之者,此于说法之仪式上言之也。天台所立化仪四教中有...
正信能越暴流
择瑛
四阿含
见
意路不到
都部陀罗尼目
苏悉地经
实得道向白衣说戒制圣为遮凡
一月三舟
四圣谛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找到自己的信仰

吴南浦居士的信佛因缘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烦恼即如来种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