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蓝毗尼,梵名 Lumbinī,巴利名同。意译为花果等胜妙事具足、乐胜圆光、解脱处、可爱、花香、断、灭、盐。位于中印...观世音菩萨之别号。又称圆通尊。昔时楞严会上大小二十五圣各自说所证之圆通方便,佛敕文殊料简是非,文殊历评已,独...【智能相摄】 p1152 发智论七卷五页云:智摄慧,慧摄智耶?答:慧摄智;非智摄慧。不摄何等?谓无漏忍。...【常守尸罗】 p1011 瑜伽八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常守尸罗?谓不弃舍学处故。...十二种合掌之形式,与六种拳印同为诸印契之基础,称为印母。乃合两掌所作之十二种印相。下列地、水、火、风、空依次...(术语)梵语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唐音之讹略,译言如来。耶为八转声之第四,示所敬也。...指八地以上菩萨所得之十种闻声力用。即:(一)闻赞叹声,断除贪爱。(二)闻毁訾声,断除瞋恚。(三)闻声闻、缘觉声,不...【梦】 p1280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梦?谓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过失;或由食所沉重;或由于暗相作意思惟;或由...【摩斯吒】 或么(上声)迦吒,或末迦吒,此云猕猴。本行经云:我念往昔海中,有一大虬,其妇怀妊,思猕猴心食...亦名:作法界、作法摄僧界 子题:六相即初开、摄僧界局结即第二开、摄僧界作法中复有二开、摄僧界四开 资持记释云:...【第二静虑定建立】 p0969 显扬二巻五页云:又如经说:寻伺寂静故,内等净故,心定一趣故。无寻无伺,三摩地生喜乐...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人都很复杂,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个妄想都...
1953年11月13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消防队的电话总机在清晨三点收到一个电话。二十二岁的年青消防员埃里希在值班。...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以诸种子植于荒田或熟田中。若勤营务。或不营务。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如果你对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责任和使命感,做起事来一定也能甘之如饴。反过来说,如果你觉得因为别人都不愿意做,所以...
归依三宝是信佛的开始,信佛的入门; 五戒十善,才是实践学佛之道的真正开始; 八关斋戒才是了脱生死的门径,是修出...问: 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他还有人间的记忆吗?如果不能保留人间的记忆,那享受极乐的又是谁?那人去极乐...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一朵光彩夺目的大白莲花在古老的庐山蓦然绽放。白莲社的诞生...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 (或称十善法)。十戒...
二十种烦恼随眠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并显扬圣教论] 烦恼者。谓见思无明。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由此烦恼。随逐众生。眠伏藏识之中。故名随眠。(藏识者。藏有含藏之义。即第八识也。)一不定地随眠不定地即欲界也。谓欲界散乱。不修禅定。以散乱故。眼等诸根烦恼。随逐不舍。故名不定地随眠。二定地随眠定地即色界无色界也。谓此二界能修禅定。虽修禅定离欲界苦。而于定地贪痴爱慢诸见烦恼。随伏不舍。故名定地随眠。三随逐自境随眠谓于三界中各各自分境上。所摄诸见烦恼。随根起灭。潜伏不舍。故名
上篇: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 下篇:二十种烦恼现行 |
(书名)一卷,或云惠果和尚所作。或云日本弘法大师所作。...
蓝毗尼园
圆通大士
智能相摄
常守尸罗
十二合掌
多陀阿伽陀耶
十耳
梦
摩斯吒
摄僧作法界
第二静虑定建立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推荐】没有做不成的事,只在想不想做

希望庄稼长得好,可以念地藏菩萨圣号
圣严法师:别人不做的工作都由我来做吧

传授八关斋戒开示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还有人间的记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