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人名)赵宋神智法师,学四明之正统扶宗,学成,勉破四明,为山外派之泰斗。元祐六年入寂,谥曰神智。所著有大部补...位于热河承德附近,为清代承德离宫八庙之一。俗称圆亭寺。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当时作为西域诸侯部族首领来朝...缘起即是性空,性空而能缘起,这即是中道义。中道即般若无分别慧,亦名无所得智。...亦名:月望衣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六缘成犯:一、故坏三衣;二、财少不足;三、为换三衣,拟替故者;四、...巴利名 Andhakā。部派佛教之名称。此派根据地为南印度案达罗(梵 Andhra,巴 Andha,又作案陀罗)地方。据佛音(梵...(术语)言佛之白毫向右方旋绕也。观无量寿经曰:眉目白毫,右旋婉转,如五须弥山。...释尊在因位修菩萨行时之名。又作大施太子、普施太子。为佛陀本生谭之一。此说散见诸经,其族姓等于诸说中亦略有异同...【诃责犯戒声闻三相】 p1186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二页云:复次由三种相,应正呵责犯戒声闻。一曰:汝期鄙劣活命。二曰...凡二十一卷。略称高野春秋。日僧怀英撰。全书分为序册一卷、本编十八卷、通考二卷。此书从古文书、古记录集录高野山...【不可思议理门】 p0338 瑜伽六十四卷八页云:云何不可思议。当知略有六种不可思议。谓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人名)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诃迦旃延子Mahā-Kātyāyani-p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刚才,来了位中年人。一进门,他就对我说:前几天,差点自杀掉。我故意问:后来怎又没自杀呢?他说:公司还有许多事...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或者讲妄想...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只有一个,就是求这个、求那个,求保佑升官发财、考上学校、事...
一九二四年,曾任两江总督的周玉山先生去世。他的儿子周缉之与印光大师素有交往,寄来讣文。 大师得知后,回信特别...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会违背你慈悲的理想。你用来谋生的方法可能是你心灵最深处之...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子是魔王眷属,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种,到处皆是,而无目之...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乐世界!也不要说我来生怎么怎么了,也不要说有什么福报了,也...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陌生。可是,说到是否真正理解因果,很多人却是模糊不清的。比...
十八支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支即支分也。如树根茎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谓色界初禅有五支。二禅四支。三禅五支。四禅四支。共为十八支也。初禅天定五支。一觉支初心在名觉。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未到地者。谓在欲界修色界定故。以色界为未到地也。)二观支细心分别名观。谓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是欲界之所未有也。三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发禅时。夃有喜生
上篇:十八学人 | 下篇: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
(术语)密教之意,谓一切种种之俗事,皆悉为无上菩提之标帜。大日经疏四曰:种种世谛门,皆是法界标帜。所谓良日晨...
从义
普乐寺
缘起中道
月望衣过限戒犯缘
案达罗派
右旋
能施太子
诃责犯戒声闻三相
高野春秋编年辑录
不可思议理门
迦旃延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活着没有意思吗

销我亿劫颠倒想

莫做十种奇怪的学佛人

办丧事不要用荤,否则会害了亡者

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印光大师《识别正邪》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