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经名)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依净饭王之请,分别五戒之相。小乘律之摄。...【种种胜解智力】 p1262 瑜伽四十九卷十九页云: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当知是名...指佛陀三密之加持。三密,即身密、口密(语密)、意密。众生修行三密时,其身口意三业受到佛陀三密之加持,佛与众生...又作护国四王、四大天王、四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所依住色】 p0739 显扬五卷八页云:所依住色,谓风轮乃至大地。...(术语)净土门所说三忍之一。现见阿弥陀佛而心生欢喜之时,得无生法忍,是名喜忍。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遮文茶】 旧云嫉妒女。又曰怒神,即役使鬼也。...(名数)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生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为灾,百一病恼。...【修习转】 p0901 摄论三卷十三页云:三、修习转。谓犹有障;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故。乃至十地。世亲释九卷...(741~824)唐代牛头宗僧。杭州富阳人,俗姓潘(一说翁),幼名香光。据景德传灯录卷四道林传载,师九岁出家,二十...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祇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
2004年11月18日,云门祖庭明醒首座做完他一天的修行功课后,告诉他身边的弟子要相信修行的好处是真实的,要念好《楞...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其结果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从小被喂食到了...
临近年关,各大寺院都陆续开展起精进办道的打七修行。打七怎么打?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多有开示 苏州报国寺,是占...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的学修教法次第是怎样的,心里面对次第修证得有个轮廓。 比如...在世人眼中,佛教徒有很多戒律,好像很不自由,生活又很单调,整日诵经、念咒,没有其它的娱乐;修行人的修行方式又...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这个比喻得很好!鸟,表示我们的心,出笼就是解脱了,不为物累,不会被假相所束缚,这个...无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里林木茂密,是许多飞禽走兽的聚居之所。其中有一只母象怀胎了,不久之后,生了一...
十种方便
【三藏法数】
[出晋译华严经] 一布施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心无悭吝。于身命财。悉皆喜舍。但欲利益众生。不求人之恩报。是为布施方便也。二持戒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威仪具足。不轻他人。于诸尘境。心无染着。是为持戒方便也。(梵语头陀。华言抖擞。)三忍辱方便谓修菩萨行者。远离颠倒嗔恚。而无彼我之想。于诸众生。设有横逆侵加于己。悉能忍受。心无所动。是为忍辱方便也。四精进方便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即当捍劳忍苦。勇猛无怠。其所得法。念念思惟。不令忘失。是
上篇:念佛十种心 | 下篇:十行仙 |
(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
优婆塞五戒相经
种种胜解智力
三密加持
护世四天王
所依住色
喜忍
方便
遮文茶
百一病恼
修习转
鸟窠道林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人死有后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云门寺明醒首座:没有修行好苦哦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印光大师开示佛七:打七该怎么打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学佛人是以后比现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