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名 Bahuputraka-caitya,巴利名 Bahuputtaka-cetiya, Bahuputta-cetiya。又作千子塔、多子支提、放弓仗塔。位于中...(术语)修秘密乘,现证法界体性智。谓之大乘现证。三昧耶者,本誓平等等之义也。金刚顶经上曰: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全称中峰三时系念仪范。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八册。为三时系念佛事之仪范。内容初为举咒、云...(经名)二卷,秦罗什译。说诸法实相,无善恶之行。...【堕界】 p1338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是堕界?答:三界所摄世间义。一切一分是堕界。...【惭财】 p1279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惭财?答:如世尊说:有具惭者、于可惭羞恶不善法,有诸杂染,能感后...(界名)热地狱之第四,谓之叫唤地狱,第五谓之大叫唤地狱。...【无常卽苦】 p1065 杂集论六卷六页云:何故经说若无常者卽是苦耶?由三分无常为缘,苦相可了知故。谓生分无常,灭...【圣教易入圆备】 p1227 瑜伽九十四卷九页云:云何名为圣教易入圆备?谓此圣教所有文句、其性明显,其义甚深。由此...一乘,梵语 eka-yāna。乘为“交通工具”之意,此处指成佛之教法。佛教教义乃唯一之真理,以其能教化众生悉皆成佛,...指眼与目名称虽异,实质上为同一物。即名异实同之意。如“性”与“体”、“一切”与“诸”即是眼目异名。[俱舍论光...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1.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
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多少时间?不用功有多少时间?打妄想和用功的时间,比较比较哪...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施,所以义工都是知行合一的菩萨行者。大家各尽己能,努力耕耘...问:世上飞禽走兽的种类很多,如果人人戒杀,它们就繁殖越多,将来岂不成了一个禽兽世界? 答:蚯蚓、虫,人是不吃...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 你们大家今天辛苦了!过去人讲:念佛就成佛!你们将来都要成佛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觐见一位老和尚。到那里的时候,恰好方丈殿里来了一拨客人,在跟老和尚请法。 有一位来客问道:大...问: 末学有个问题请教,我是一名医生,业内常有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古人云:不为良相,则...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的处世良方就在于谦恭二字。 李叔同所说的以愚和谦自居,确实...
大论十种戒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不缺戒谓修行之人。毁犯净戒。如器已缺。无所堪用。若能恒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戒。是名不缺戒。二不破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若能持护不犯。无有破损。是名不破戒。三不穿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穿漏。不堪受物。若能持护无毁。是名不穿戒。四不杂戒谓修行之人。或毁定共戒。念破戒事。名之曰杂。若能护持不毁。欲念不起。是名不杂戒。(定共戒者。即禅定与戒法相应也。)五随道戒谓声闻初果。须陀洹人。随顺谛理。能破见惑
上篇:菩萨十戒 | 下篇:沙弥十戒 |
【道理极成真实】 p1238 瑜伽三十六卷九页云:云何道理极成真实?谓诸智者、有道理义诸聪睿者、诸黠慧者、能寻思者...
多子塔
大乘现证三昧耶
三时系念仪范
诸法无行经
堕界
惭财
叫唤大叫唤
无常卽苦
圣教易入圆备
一乘三乘
眼目异名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迷茫时就读读这8句话

历境验心,二六时中都要检验

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关于戒杀的问答
本焕老和尚:要成佛就要结众生缘

修行是细水长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如何看待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