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大日经成就悉地品曰:啰字为眼界,辉烛犹明灯。俯颈小低头,舌近于腭间。而以观心处,当心现等引。无姤妙清...(名数)二十八种之不正见也。杂集论十二,引大法镜经中说二十八不正见。因明大疏上曰:二十八见蚁聚于五天。...(名数)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于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于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家势相应寻思】 p0941 瑜伽八十九卷十页云:心怀染污,攀缘施主往还家势,起发意言,随顺随转;是名家势相应...(术语)贤圣,明哲。无量寿经下曰:贤明长者,尊贵豪富。...(界名)华严经说种种之世界,中有仰世界,有覆世界。仰世界如常。覆世界如蜂窝。八十华严经十七曰:仰世界即是覆世...又作滴水穿石。为策励人勤行精进之语。谓证果虽难,然若能勤行精进,持之以恒,则亦可到达;如滴水虽小,常流不息,...即以禅宗六祖慧能之弟子荷泽神会为宗祖之禅宗派系。神会于唐玄宗时,住洛阳荷泽寺,故后世以荷泽称之,其宗派亦被称...【表业三种】 p0794 瑜伽五十三卷一页云:复次云何表业?谓略有三种。一、染污,二、善,三、无记。若于身语意...悉昙字 (oj)。为冠于咒文最初之祈祷语,含有神圣之意。原于吠陀为应诺之义,又用为咒文及祈祷文首先发音之圣音(...念住者,即诸如来三不共念住谓御大众时于一切种烦恼不现行具足中,若定若慧,广说如前。何等为三念住?所谓大师哀愍...(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自居。 居就是住的意思,就是我...
《大报恩经》里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愿。我们这个宝是如意宝,我们若能得到这个宝啊,一切就现成了...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或者念大乘经典才是修行,反而觉得做饭、烧开水、或者游山玩水...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样不对,那样不好。侍者耐着性子直赔不是。 但这位富婆的气焰...难陀是释迦牟尼佛同父异母的弟弟,全称是孙陀罗男陀。 他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夫妇恩爱。但他非常羡慕佛陀的智...
我们从一个业障凡夫来说,佛陀施设的教导是先有法门再讲心态,他是先为实施权,然后再开权显实,但是最终的结论是心...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还附带着出诊。如遇有钱人,看病吃药全要钱,遇穷人则施医施...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的说:长老!您年纪...
十法界
【三藏法数】
[出佛祖统纪]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三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三者觉行圆满。谓万行具足。为三界师。是名佛法界。(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菩萨法界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自知成就。而以觉悟一切众生。是名菩萨法界。三缘觉
上篇:海印三昧有十义 | 下篇:菩萨修十法见涅槃 |
(界名)谓娑婆世界,以染污之事多故也。四教仪集解下曰:染污事多,故云染界。...
无垢妙清净圆镜
二十八见
十住心
家势相应寻思
贤明
仰覆世界
小水穿石
荷泽宗
表业三种
唵
念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不说最后一句话
难陀舍爱出家的故事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