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现得佛菩萨之利益也。玄义七下曰:此土他土弘经论其功德,观文但明冥利,不说显益。...【无生法忍由三自性建立】 p1097 瑜伽七十四卷二页云:问:如经中说无生法忍;云何建立?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杂语)每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三十日之两日,行布萨法之日也。...三德者: 一、法身德 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 二、般若德 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正受心、金刚、佛舍利、光音天宫殿。因此四法不会毁坏,故谓四法不坏。...(佛名)佛名。(毗婆尸)。【又】(术语)Vibhāṣā,又作鼻婆沙,鞞婆沙,毗颇沙。译曰广说,胜说,异说。俱舍光记...(术语)鞞婆沙论问曰云:何知人中有化生?答曰:劫初人也。朱子亦尝言及,其云佛经说初生人云云,今见阿含经。世界...【老死】 为十二缘起的第十二支。色、心诸法相续变异,称为老死。有情由生到死,于念念相续存在期间,身体衰朽变化...(1425~1514)即佛日禅师,属临济宗。日本伊势(三重县)人。尝住于东福寺、南禅寺,除精内典外,尚通周易及庄子,...出自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指十六种恶戒。即:(一)为利养而饲养羔羊,肥而转卖。(二)为利养买羊而屠杀之。(三)为利养...梵语 sa-rana,巴利语同。为有漏之异称。诤,烦恼之别称。烦恼与善品相抵触,损害自他之身,故称诤。有,随增之义。...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耶去掉了,变成了佛了。其实佛陀耶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觉明。...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而为之颂,以此自警...世间,有些人常生怕自己吃亏。因而他们总爱斤斤计较,处处较劲,即使是蝇头小利,也要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吵闹不休。...
印光大师: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往生前,预知时至。公元一九四0年十月二十七日,示现一点小病,隔日即...
绪言 圆拙老法师的声誉载道,已早为教内外人士所敬慕,而其倡印佛经、培育僧才的创举更是功不可没,有口皆碑。但关...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会前的一个月,我们都会召开义工大会。这二十年来,承蒙这些旧...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
净土宗对佛教其它宗派影响很深,一直受到历代高僧的推崇,无论修习哪一宗派,最终皆导归净土。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外...
三界九地
【三藏法数】
[出释氏要览] 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一五趣杂居地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也。本该六趣。以阿修罗通于诸趣。故但言五。杂居者。五趣虽果报苦乐不同。总居于欲界故也。(欲界六天者。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
上篇:九结 | 下篇:九想 |
【真实义相无二所显】 p0920 瑜伽三十六卷十页云:又安立此真实义相,当知卽是无二所显。所言二者,谓有非有。...
显益
无生法忍由三自性建立
布萨日
三德(二)
四法不坏
毗婆沙
人生
老死
了庵桂悟
十六恶律仪
有诤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推荐】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吃亏也是福气

【推荐】五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往生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