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曰持。明者,真言之异名,持明者,陀罗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谓之持明。演密钞...以十种譬喻表示人身乃依于众缘和合而成,而其本质无有实体(空),亦无恒常之性(无常)。十喻即:(一)如聚沫喻,谓...(1895~1954)福建建宁人,俗姓艾。字彦才。号继荣。幼失怙恃,年十七礼拜自忠和尚为师。次年,受具足戒于九江能仁...(名数)热地狱,寒地狱,孤独地狱之称。...【出过】 p0481 显扬二卷七页云:出过者:谓离彼欲故。...【舍无量】 p0972 显扬四巻二页云:四、舍无量。谓舍心俱,乃至广说。舍心俱者:欲令不染阿世耶心相应故。无怨者:...(术语)身行之恶业。就戒律七聚言之,一突吉罗罪分为恶作、恶说之二。而身业之过非为身恶作,四业之过非为身恶说。...(譬喻)譬恶心之难制者。涅槃经二十五曰:譬如醉象狂騃暴恶,多欲杀害。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钩断其顶,即时调顺,恶...盛装舍利之器皿。又作舍利瓶、舍利壶、骨壶。舍利,梵语 ?arīra,巴利语 sarīra;瓶,梵语 kumbha,巴利语同。多...(人名)高僧传曰:衡岳寺僧明瓒禅师,性懒而食残,号懒残。李泌异之,往见。正拨火煨芋啖之,取其半授泌曰:勿多言...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所触异者,得冷云热也。”(戒疏记卷一三·二四·一)...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曾向释尊提问:该用人间的食物还是天界的妙食来供养佛陀呢?释...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生中成为亲友的,因缘散了以后,这种关系就消失了。 其实佛教...
我们要止息一切的恶法,因为我们过去生当中,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不好的习气也是有,善的习气也是有。我们面对不好的...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道,不是很困难。你要悟入究竟解脱,也不是很困难。唯嫌拣择,...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善导大师好像就...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念是修行法门。我们有点执着,因为如少水鱼,当生开悟不是很...
九想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门] 谓佛为众生贪着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证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一肨胀想(肨。普降切。胀知亮切。)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肨胀。如韦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肨胀想。(韦囊者。皮囊也。囊本空虚。盛风则
上篇:三界九地 | 下篇:九种食 |
思惑前文已叙,兹再总述概要。谓思惑有八十一品,所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禅四定为八,共为九地。欲界一...
持明
依他十喻
慈航
三种地狱
出过
舍无量
身恶作
醉象
舍利容器
懒残
所触异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浅讲《信心铭》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人生原来是一场梦

为了念佛求生而示现在世间上的祖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