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每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三十日之两日,行布萨法之日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流派)外道十一宗之一。以口譬太虚。谓万物本为由一虚而生者。中论疏三本曰:口力外道,计太虚能生四大,四大能生...(物名)护摩之火炉也。大日经二曰:如其自肘量,陷作光明坛。...【出离制立】 p0482 瑜伽六十九卷三页云:复次略由五处,应知出离制立,为最甚深。谓无染出离故,逼恼出离故,障难...(术语)释迦成道,在摩揭陀国之菩提树下。非在雪山。谓之雪山者,就雪山大士之往因而假说之耳。...【瞋随眠】 p1321 品类足论七卷九页云:瞋随眠云何?谓于有情,心怀愤恚,欲为损害根栽对碍憎怒凶悖猛烈暴恶,已正...(术语)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药致,波罗逸尼柯,波罗夜质胝迦,波质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译为堕,...(术语)蕴积之义,包含之义。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善见律毗婆沙一: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术语)谓依所立宗义之异,判佛之一代教自有别也。如华严宗之五教,法相宗之三时判教是也。出李通玄华严合论第一。...(术语)前世之生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宿世因缘,吾今当说。...为法华经化城喻品所举大通智胜佛灭度以来久远之劫量。彼佛灭度以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梵 prth...【内外法师及弟子高下差别】 p0368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五页云:复次应知由五种相,于内外法、师及弟子,高下差别。一...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表达: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等得篙师登陆后,更移...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音也。 普门者,以菩萨道大...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把布施放在首位呢?因为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 我们凡夫众...
学佛,就是要学得可以清楚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但是谈何容易啊!不过,佛陀懂得用智慧来引导我们,首先要我...
以前我读佛学院,我们的教务主任在新生训练时,他在黑板上写一个熬字,老法师说,佛学院的修学重点是对一切能熬得过...
人们通常认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气里行走是个奇迹。但我认为真正的奇迹并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气里行走,...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
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啊,不是救我们的色身性命,是救我们的法身慧命,所谓救命经啊,因为我们...
布萨日
【佛学大辞典】
上篇:布你阿偈 | 下篇:布萨食 |
(经名)一卷,失译。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之异译先出。...
口力外道
光明坛
出离制立
雪山成道
瞋随眠
波逸提
藏
依宗教别
宿世
三千尘点劫
内外法师及弟子高下差别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及普门的含义

积攒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

俱絺罗尊者问生死

障碍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坚持

不后悔过去,不担心未来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