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分别我执】 p0384 成唯识论一卷五页云: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术语)三谛圆融一实之真道也。止观一之一曰:会不二之圆道。...(术语)显教之宗旨。除真言宗外,谓余之诸宗也。...梵语 vāsanā 或 pravrti, abhyāsa。又作熏习。略作薰。如人以香气薰附衣服,染净迷悟诸法(特指吾人之身、语、意...(人名)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时号长汀子。常荷一布袋...梵语 samutthānena ku?alāh。为俱舍论卷十三所说四种善之一。即将善法分为胜义、自性、相应、等起四种,其中,等...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 一、五阴世间 又名五众世间,十界五阴,各各差别,名为五阴世间。 二、...奢羯罗,梵名 ?ākala, ?āgala,巴利名 Sākala。为北印度磔迦国之旧都。又作奢揭罗城、舍竭城。据大唐西域记卷四...1、指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梵名 Andhakavinda,巴利名同。又作阿那伽宾陀村。据南传律藏大品所记述,世尊曾暂住波罗奈国,后又移住闇陀伽频陀...禅宗公案名。即引喻眉、目之关系以问答方式说明佛法,提示禅者应有之态度。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二八上):...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去很多时间,今天又是如此。 等某某师走后,广钦老和尚就对传...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道理。要相信它,要接受它,这对于我们自身修行、扬善止恶非常...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也讲人临命终时,如果有人为他念一声佛号的话,他起码是不堕...
【原文】 所谓贵人者,非爵尊位显,学富五车之谓也。谓其能去乎贱态也,谓其能去同乎禽兽之贱态也。贱何在。曰贪,...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 1、三学为学佛修净之根本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
红花两朵插牛头,辛丑新春应属牛。 祝你今春耕种好,风调雨顺庆丰收。 丰子恺的这幅《庆丰收》,画中的小牛憨态可掬...
母亲陈玉英(10262014),法名觉玉,临洮县八里铺镇下街村民,生育四子一女。年轻时即喜闻经听法,随老人入寺拜佛,...
九种转变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转即运动。变即改易。此是外道妄计形相等九种。各有迁变之不一也。盖外道不了法从缘生。本无自性。一切境界。起灭唯心。而妄计有无。遂成邪执。如来恐诸末世众生堕斯等见。故于楞伽会上。对大慧菩萨说此九种邪计之相也。(梵语楞伽。华言不可往。)一形处转变形处即四大诸根形质之处也。外道见其形质。随时变异。衰谢不常。遂计为转变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二相转变相即诸法生灭之相。外道见念念之间。生住灭个。迁流不停。遂计为转变也。三因转
上篇:外道计九执生世间 | 下篇:鬼分九类 |
提举点检之意。为禅林掌理常住金谷之职称。即库司知事之外,司会计之职务。原为宋朝官职之名。[劫修百丈清规卷三迁...
分别我执
圆道
显宗
薰习
布袋和尚
等起善
三千世间
奢羯罗城
四法
闇陀伽频陀村
曹山眉目不识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吉祥经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所谓贵人者,谓其能去乎贱态也
惟贤长老《五戒、忏悔、发愿》

印光大师开示持戒与念佛

丰子恺的牛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