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1114~1173)宋代曹洞宗僧。磁州(河北)人,俗姓武。幼习儒典,八岁出家,十九岁从寂照庵之祖荣学禅,年二十七试...(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背负火焰之观音也。逢刑戮时念之。取法华经普门品: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梵语 anālambya。犹言无著。谓虽处于万境而一无所依,即不被任何外在条件所左右。或指远离烦恼系缚之境界。又不被...(杂语)Rājī,译曰王妃。大日经疏九曰:妃者梵云啰逝,即是王字作女声呼之,故传度者义说为妃。...(355~439)南朝刘宋僧。冀州(河北)人。少年出家,常游方学经,曾至南天竺之界。通晓音译训诂、方言等。初曾师事...(仪式)禅林之语。葬礼维那不举启请,直举南无萨怚他,曰平举。以不举启请故亦不举摩诃梵,盖恐妨诸方人之结缘讽经...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有为及无为 二法俱无相 以无有相故 二法则皆空 有为法不以相成。问曰:何...【十种分别】 p0108 摄论二卷八页云:复次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二、缘相分别。谓色...本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众生本来具足的觉悟;相似觉是始觉之初,发类似真觉的觉悟,在别教是三贤位,...等行者,谓诸法共有等行所缘必无缺减,如心心法前约助伴,决定建立俱有因中,唯说大种及所造色者,此但略摽纲目,以...梵语 hrdaya。又作汗栗驮。意译为肉团心。乃意根之所托,其形由八瓣之肉叶构成。(参阅“肉团心”2513) p4131...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慧恭,江西豫章丰城人,加入庐山莲社,与僧光、慧兰等一同追随远公学习佛法。僧光等人学习能力虽然不及慧恭,但是对...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当时,庵罗女听说世尊于庵罗园净住说法,便装饰穿戴得十分...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执迷枯坐,静此一生可以,稍动一刻不可以,如此行处,大为法门...哈佛营养学家梅尔指出:如果美国肉类生产降低百分之十,省下来的粮食可以用来养活每年饿死的六千万人。 在公元...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个家族八十余年的兴衰史,是一个名叫东来的朋友讲述的发生在他们邻村的事。事件中,1980年前的情...问: 请问师父,念经时,比如念《金刚经》总会走神,怎样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呢? 宏海法师答: 关于念经的问题,之...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
八种变化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能作小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小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小物。皆如微尘。是名能作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二能作大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大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大物。乃至满虚空中。是名能作大。三能作轻谓菩萨以变化力。能令自己身轻。亦能令人身轻。或使世界及所有物。悉令轻如鸿毛。是名能作轻。四能作自在谓菩萨以变化力。能以大为小。以小为大。以长为短。以短为长。如是等相。种种自在无碍。是名能作自在。五能有主
上篇:菩萨八种因果 | 下篇:八种言 |
云何界差别?谓欲界异生有学无学,如欲界有三色无色界亦尔,又有欲色界菩萨,又有欲界独觉及不可思议如来,补特伽罗...
大明宝
圆光观音
无依
啰逝
慧睿
平举
观相门
十种分别
四觉
等行
栗驮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重病念佛,佛持金莲接引往生

正智正念随缘住
本份事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素食,就是不做饿死他人的帮凶

一人荼毒,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
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