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亦名:结大界须三反、大界结法须三遍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又如即时中国结界,必须三反。先竖标结,令知限齐,束...(譬喻)凡夫譬如蛾,愚痴譬如灯火也。止观五曰:爱茧自缠,痴灯所害。...行事钞·安居策修篇:“若依大界安居,戒场及余小界等入中明相出破夏。若依大界外伽蓝者,通往彼此二界不失。谓结夏...(术语)五种杂行之第一。对于读诵正行而言。受持读诵净土三部经以外大小显密之诸经典也。...(术语)由因位之本愿而于永劫积聚功德之佛也。谓阿弥陀佛。...二见者,一有见,二无见。 一、有见 为遍于有之邪见,固执实有物之见也,又增益实性之妄见也。 二、无见 ...简称他化天,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戏,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顶,为欲界之主,与色界摩醯...【五盖】 p0249 瑜伽十一卷三页云:复次于诸静虑等至障中,略有五盖。将证彼时,能为障碍。何等为五?一、贪欲盖,...(譬喻)渐见佛性,譬之穿井而见湿土。法华经法师品曰: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名数)释论所说之十识也。性灵集七曰:十虑心灭休游。...指唯一真实之理。盖一实之教法乃平等不二,能运载人至涅槃之彼岸,故谓之乘。 p76...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一位僧人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跑出来,刚好碰到一对在林边散步的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惊慌失措是为了...三恶道众生的苦恼是很多很多的,他们很难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原因是什么?因为地狱,恶鬼,畜生世界的众生,他们的身...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当弃舍?莲胎转变。念念弥陀,西方定现。《省庵法师语录》 《...
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力量出现,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问: 如果佛弟子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也积集了善业,临命终的时候天界现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净界法师答: 有...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在叙述完自己的烦恼后都会羡慕地感叹一下:还是法师们清净。...父亲端详着儿子手里拿着的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若有所思地对儿子说道:你发现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
七随眠
【三藏法数】
[亦名七使出可毗达磨毗婆沙论] 烦恼妄惑依附不舍曰随。五情暗冥曰眠。以无明种子潜伏藏识。而能生起一切烦恼结业。故名随眠。又名七使者。使犹驱使也。由此妄惑驱使心神流转三界故也。(五情者。即眼耳鼻舌身之情也。藏识者。即第八识。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故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一贪随眠贪者。引取无厌也。下级贪欲之惑。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而为种子。能生一切贪染之欲。故名贪随眠。二嗔随眠嗔者。忿怒不息也。谓此嗔恚之惑。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而为种子。能
上篇:悭法七报 | 下篇:轮王七宝 |
【法定】 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决定在诸法之中,故名法定。...
摄僧大界结界须三遍
痴灯
安居蓝界宽狭
读诵杂行
本愿功德聚
有无二见(二)
他化自在天
五盖
穿井
十虑
一实乘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可怕的黄金
妙境法师:如何得观音菩萨感应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净界法师:修净土,临终时天界现前该怎么办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