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多种之愚痴也。楞伽经二曰:外道痴聚。...梵语 āryāstāvgika-mārga。八种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术语)五种正行之第一。一心专念读诵净土三部经也。...【发起邪愿】 p1160 瑜伽二十二卷九页云:云何名为发起邪愿?谓如有一、依止邪愿,修行梵行。言我所有若戒若禁,若...【维只难】 此云障碍。印度人。学通三藏,妙善四含,游化为业,武昌译经。...指具有恒常不变之实体。即自体为实际存在者,称为实有。佛教以真如法性为实有;反之,无实在之自体,依因缘和合而生...(术语)指本愿标的之众生而言。盖弥陀之本愿,由于欲救济罪业深重烦恼炽盛者之大悲心而建立者,故指末代浊世之吾人...一切众生,所以不入正道者,盖为邪见之所覆故。是邪见者,缘一切相之所惑故,若夫摧邪显正,殆无过就诸相义,辨一切...【内心住】 p0366 瑜伽九十一卷八页云:于三摩地所行所缘,无散乱故;名内心住。...法相宗所立佛三身之一。受用身有自受用和他受用之别,他受用即由平等智所示现的微妙净功德身,系为住十地菩萨所现之...(杂语)供养本命星也。...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譬喻是说明达妄本空,另外两种譬喻是发明知真本有。我们看这地...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
2018年8月12日,东林寺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如期举行。下午3时,缁白二众齐聚青莲念佛堂,法会庄严开场。 民间流传一...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捨肉不食,况我弟子行善法者,当听食肉?若...问: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大安法师答: 首先我们要了解念佛法门对我们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末法的五浊...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共一个多月。文成和尚对他很好;还有个老和尚对他说:开慧...
悭法七报
【三藏法数】
[出成宝论] 财法不能惠施曰悭。此专言悭吝于法而不施与人者。得七种报。一生盲报谓从母胎出。便不能见日月光明。名为生盲。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二愚痴报谓于诸法中迷惑不了。名为愚痴。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三生恶家报谓不信三宝。造作重罪。名为恶家。又有冤之家。亦名恶家。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四胎夭报胎夭者。胎中夭死也。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五物恐报物恐者。谓为一切恶物恐怖也。由其宿世
上篇:七种慢 | 下篇:七随眠 |
乃三论宗用以比喻空观之语。谓五蕴(指色、受、想、行、识)之中无人我(乃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意...
痴聚
八正道
读诵正行
发起邪愿
维只难
实有
本愿正机
辨惑(四)
内心住
他受用身
星供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修禅要除去比较的心态

庐山东林寺昼夜经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归安养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大乘佛法皆说空与不空两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