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譬喻)凡夫认虚为实。如痴猴捉水中之月。止观一曰:痴猴捉水中月。...(术语)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行之一。对文曰读。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也。...(术语)如眼识之缘色境,眼识所现之影像(即相分)外,别有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之实质色法。为其影像之所托者,是曰本...烦恼所知二障种子,性无堪任,违于精细轻安之无漏法,名为粗重。令彼永灭,说之为舍。...轭有四种,谓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障碍离系是轭义,违背清净故,此亦随其次第习三求者相应现行。...乃古代印度外道所执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中之四种“常见”。又作遍常论、四遍常见论。此类外道依据过去及现在之事实而执...如来所依之五净土。即:(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虽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安乐的邦土,通常是指西方极乐世界。...【和合及不和合】 p0798 显扬一卷十五页云:和合者:谓诸行缘会性。不和合者:谓诸行缘乖性。...(术语)此为区划日月之运行以平常目见之群星为标据,而为天之分野者。其数所以举二十八者,似划白月一日至黑月终之...【化生中有受生】 p0387 俱舍论九卷五页云:若化生者,染处故生。谓远观知当所生处,便生爱染;往彼受生。随业所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此文讲解除三毒的苦。上来既救七难,但众生尚有意业的贪...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世相无常,诚可叹悼。 接手书,知不废净业,洵足嘉美。而云身...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是具有印度特点的人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常见的有...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极为殊胜,是一个胜妙的道场。在这样殊胜...前面也讲过,「愿」就是生命的方向,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信愿已具足了呢?好比我讲信愿具足,你也讲信愿具足,是不是有...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这两句是承上面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而来。由于你不作诸恶,所以才能得到:...
南瓜 南瓜含有胡萝卜素 打榜理由:同样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营养速查:南瓜营养丰富且全面,果实中含有糖类、维生素...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
七遮罪
【三藏法数】
[亦名七逆罪出焚网经] 遮谓遮障圣道。逆谓不顺于理。行此七罪。不复成就善根。经云。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是也。一出佛身血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当历劫供养以报其恩。遍复出其身血。如与起行经云。提婆达兜举石掷佛。迸石小片。伤佛足指。即破出血。后堕地狱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提婆达兜。亦云提婆达多。华言天热。以其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故也。)三弑父弑者。下杀上也。谓父者子之所天。即当竭力孝养。以报
上篇:七有 | 下篇:七聚 |
(一)梵语 dīrgha-rātraj。指极长久之时间。五分律卷十八(大二二·一二五上):“莫污染修梵行,长夜受苦。”[四...
痴猴
读经
本质
舍二粗重
轭
四遍常论
五所依土
乐邦
和合及不和合
二十八宿
化生中有受生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观音圣号能解众生三毒

若疾病缠绵者,当力修净业誓求往生
佛像常见的七种手印

极乐的五尘境界,都由弥陀愿心所现
如何知道自己信愿是否具足

常有吉神拥护

春节餐桌必备的10大素食食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