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东方之思想、文化透过象征手法所表现出来之形式颇多,于印度最古之文学遗产梨俱吠陀(梵 Rg-veda)中所含之宗教哲学...(职位)法华八讲之时,与讲师同登高座而读经题之僧也。...指佛陀入灭后百年间次第传持法藏之五位佛弟子。系相对于优波鞠多门下之五位高足“同世五师”而称。据阿育王经卷七佛...(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说法妙也,谓佛说法之不可思议也。...双印二空者,谓双印境空识空也。...即药师如来。医王即药师,其国名叫净琉璃,在东方。...(术语)与旧云菩提萨埵同。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旧云菩提,今云冒地,旧云萨埵,今云萨怛缚。...密教中,位于胎藏现图曼荼罗最外周围之区域;此部院之诸尊系以诸天为首,其后另有无数龙、夜叉等三界六道之杂类。异...又作释师子救世、释迦师子救世。乃释迦之别称。释迦之梵语 ?ākya,原意为“能仁”;然依字门之诠释,则 ?ā 为“一...为修行者所持之钵(应量器)。一般所言“三衣一钵”,即表示佛教修行者生活之简朴。 p74...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昨接来书,不胜叹息。汝十数年来完全不在自己心地上用功,但于表面上强支持。人生世间,各有职分。汝上有父母,中有...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我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明炼心。 炼心应...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
佛教平常给人影响最深的是僧俗弟子中很多人都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更将常人记忆定格在僧俗弟子互相见面时合掌问...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妇人,跑到河边准备要跳河自杀。正当要跳的时候,佛印禅师一看赶紧过去把她拉住。佛印禅师说:你...《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赞叹、宣说无常、苦、空、无我观者,多有众生,...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夜幕降临山际,临近夜晚,大家各自回到寮房,准备休息了。炎热的夏日里,客堂时不时要带领大家安...
七见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分别曰见。谓外道于诸法中。执己为是。以正为非。迷惑不解。失于正理。故有七种之见也。一邪见谓无正信。诽谤正法。而于善恶果报及正因缘所生善法。一切拨以为无。是为邪见。(正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能生一切诸法。非如外道计从梵天生。或计从微尘生。此则为邪因缘也。)二我见谓不知此身五蕴所成。虚假不实。妄计为身。强立主宰。恒执为我。是为我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为五也。)三常见谓不知己身及诸外物。皆悉无常。终归坏灭。
上篇:外道七种无常 | 下篇:七有 |
(术语)痴心迷于理也。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
象征主义
读师
异世五师
本说法妙
双印二空
东方净琉璃医王
冒地萨怛缚
外金刚部院
寂业师子
一钵
摄心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父母亲属杀生食肉不听劝,该如何对待

一门深入,不要贪大贪多
菩提心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平常为何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放弃主宰,因为一点好处都没有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