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痴心迷于理也。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有过羞他也。大乘义章二曰:于恶自厌名惭,于过羞他为愧。...(菩萨)观世音菩萨之异名。...(术语)三藏之一。旧作毗尼藏,译曰律藏,义翻也。新作毗奈耶藏,译曰调伏藏。结集关于佛教中戒律之法言者,包含于...(物名)禅林之目,铁钵之敷藉物。日用轨范曰:先展钵单,仰左手取钵安单上。其制,以柿汁累合厚纸造之。于横三掇之...(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尼罗蔽茶】 西域记云:唐言青藏,记言书事,各有司存。史诰总称,谓尼罗蔽茶。善恶见举,灾祥备着。前汉书明...云何方便差别?此有二种,谓随信行、随法行,补特伽罗差别故。...【善趣得非择灭】 p1145 大毗婆沙论三十二卷八页云:已说恶趣得非择灭;当说善趣得非择灭。增上忍时,唯除欲界人天...除粪之意。粪,比喻三界之见惑、思惑。据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记载,有一长者,安置穷子于家中为奴,给付酬劳,使其清除...(人名)释氏要览下曰:斋僧粲号也,三国谓齐陈周。...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我们要守住一念心,这念心最麻烦的莫过于贪欲。做人本来就要安分守己,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但是贪念一起,行动就由不...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人持佛法戒行。教人事佛。令入泥犁中者。] 佛对阿难说:有人用...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年轻人,为什么不快...一、 不要评价别人的容貌,因为他不靠你吃饭。 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你不比他高尚。 不要评价别人的家庭,因为...
《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福。众道医术、禽兽鸣啼靡不具照。睹世愦浊,隐而不仕。尊尚...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常常去打架,打劫人家的财物。他的一个舅舅是一个佛弟子,看...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的,优婆塞(男)优婆夷(女)的统称。在习惯上(不管你有没...
痴迷
【佛学大辞典】
上篇:痴定 | 下篇:痴惑 |
梵名 Sapta-jīna-stava。全一卷。宋代法天译。又作七佛梵赞、七胜者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系对过去七佛之梵赞...
愧
救世圆通
律藏
钵单
净戒
尼罗蔽茶
方便差别
善趣得非择灭
粪除
三国论师
结跏趺坐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金鹅的启示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不生退怯厌倦,如是发心才名之为真
原来我这么富有
看看这些话你也许会改变很多

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