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冷斋夜话曰: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唐代嵩山破灶堕和尚。不称姓氏,言行难测,师事嵩岳慧安禅师,隐居嵩岳。山中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术语)达于诸法之实相,为如来之实智,达于诸种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实智者体也,权智者用也。如来成佛之本体,...(术语)自性清净心也。梵网经上曰:虚空光体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裴休圆觉略疏序曰: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二转依果者,谓菩提涅槃。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依十诵律卷十三载,王舍城有少年僧团,共十七人,后皆为目连所度成为佛弟子。止持会集音义谓,罗阅城中有十七名童子...为藏语音译,乃大殿之意,元明间亦译为都纲。为西藏佛教寺院中各扎仓僧众集会之经堂。 p5291...(喻)业好像绳子能将众生系缚在三界之牢狱中。...(?~1941)湖南武岗人。初皈依印光大师,修学净土,以读海潮音杂志,而倾心唯识。历任武昌佛学院教务主任,并主编...(职位)又云接待所。敕修清规知客曰:官员尊宿相过者,引上相见,仍照管安下去处。如次次人客,只就客司相款。...欲界无学补特伽罗者,谓于欲界若生若长,已得圣法无有余结,如欲界有三,如是色无色界各有三种随相应知。...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念之后,又将怎样?答曰:天道福善而祸淫。行善以积阴德为最善...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能超生这倒是事实。一句佛号能消灾解怨,凶煞之地化为清凉。诸...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佛陀修行。一天,一位比丘来到阿难尊者的住处,徐徐道出心中的...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在《四分比丘尼戒本》七佛略教诫中,拘留孙...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伫立成一茎明澈的纯真,摇曳为一抹恬然的淡...
《地藏经》上所传授给我们的修行的法门:当我们出生了之后,你还不知道,那时候你的父母、做父母的请给他回向,当孩...※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傅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
大乘佛法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两个重点,一个是理观,一个是事修。 理观,是一种内心的智慧的...
七海
【三藏法数】
[出法集名数经] 一盐水海金刚三味经云。海有金刚轮。随时转故。令大海水同一盐味。故名盐水海。二乳海谓世有一海。其味如乳。故名乳海。三酪海谓世有一海。其味如酪。故名酪海。四酥海谓世有一海。其味如酥。故名酥海。五蜜水海谓世有一海。其味如蜜。故名蜜水海。六吉祥草海谓世有一海。生吉祥草。故名吉祥草海。七酒海谓世有一海。其味如酒。故名酒海。
上篇:七识住 | 下篇:六十二见 |
指书写悉昙文字母音字(摩多)之略体时所用之记号。系用于复合文字时,添附于左右或上下者,故称为半体。 p1600...
痴人说梦
破堕
权智
本源
二转依果
十七群比丘
都康
业系
唐大圆
客司
欲界无学补特伽罗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推荐】一句佛号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凉
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

《地藏经》传授给我们的修行方法
慧律法师《世间人对佛教的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