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十诵律卷十三载,王舍城有少年僧团,共十七人,后皆为目连所度成为佛弟子。止持会集音义谓,罗阅城中有十七名童子,共为亲友,时诸童子要共出家,即往僧伽蓝中求为见度,诸比丘即令出家,与授具足戒,然多习嬉戏,少学禅诵,其中唯优婆离童子(此非持律优婆离尊者)先断烦恼,证阿罗汉果。 p33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七种补特伽罗】 p0061 瑜伽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又由根故,果故,解脱故;建立七种补特伽罗。于向道中,依钝根...《因明正理门论》一卷,陈那造,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在弘福寺译出。书名因明一词,梵本原来没有,译者为要表...指如如智、如如境。据佛性论卷二载:(一)如如智,指真如妙智,本来清净,既不为无明所覆,亦不为烦恼所染,照了诸法...指占卜。乃假藉托宣、前兆、占星术等方法,与一种超越常人所可感知之事物接触而获得所欲预知之情事。若解释为广义之...(人名)阿育王弟名。译曰除忧。见行愿品疏钞四。梵Vitāśoka。...(名数)入门与出门之称。入门者,谓修净业而入于极乐功德庄严中之自利门也。出门者,谓以慈悲心为苦恼众生出施教化...【定异因】 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一切有为法,自性功能差别,够引生自果,而互不杂乱,称为定异因。参阅‘十因’条...(术语)尽十方之法界而无余也。愿生偈曰: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流派)我国禅宗分派之概称。自初祖达磨五传而至五祖弘忍,忍之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二派。北宗行于北地,后...【无明行相殊胜】 p10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行相殊胜?世尊告曰:如是无明,隐覆真实...【影像安住心】 p1341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影像安住心,谓于世间修所生智。...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道。出离心是来自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如...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三藏教,简称藏教。依据《四教仪》中说,三藏...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净快乐的佛世界 我们常常说要往生极乐,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义,所以嘴...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致儒教门庭冷落,遂以得于人者,反谓人不我若。乃曲为辟驳,谓...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如梦幻泡影,每个人都是梦中的一个角色。既然知道人生的经历...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时光,悟道就在一刹那,一下子就开悟了,扯这么多干嘛?扯来扯...
十七群比丘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七尊 | 下篇:十七种净土 |
【法身最初证得】 p0764 摄论三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证得?谓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五...
七种补特伽罗
因明正理门论
二种如如
占
毗多输
入出二门
定异因
尽十方
五家
无明行相殊胜
影像安住心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往生」与「枉死」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