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须菩提】 净名疏云:此云善吉,亦云善业,亦云空生。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惊异,请问相师。相师占云:此...(菩萨)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今案之,从释尊入灭至慈尊出世隔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观经散善义...(名数)诸家释法华经无不大判之以本地门垂迹门之二门,一经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为迹门之序正流通,后十四品为本门...遍等三性者: 一、遍计所执性 谓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梵名 Sajskāra。又作家庭祭。印度婆罗门教徒于家中举行之一种祭仪。现已成为民间风俗仪礼,大别为两类,第一类由投...又名世谛,或俗谛,是世俗的道理的意思。...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五月,废佛道二教,为培养保存二教根本义之人士,遂置通道观。因二教已遭废毁,乃由还俗僧...五色之线缕。又作五色綖、五色缕、五色绳、五色丝。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细丝为一条之线缕。依大日经疏卷五载...(人名)Śrllabdha,译曰胜受。经部论师之名也。西域记五曰:室利逻多唐言胜受,于是制造经部毗婆沙论。...羯磨,梵语 karman,巴利语 kamma。谓治罚比丘之七种作法。即诃责、摈出、依止、不至白家、不见举、不忏举、恶见不...梵语 bhāvanā-mārga。数数修习道之意。又作有学道。三道之一。(一)于小乘中,修道乃于见道位时,起无漏智,初证...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就是报,因缘果报就都生起来了。所以我们要息灭烦恼,精修戒行...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所以他虽然离开了人间二千多年,我们仍在热烈的纪念他;佛陀...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先讲一点玄妙的,难以置信的。 在康熙年间有一个叫孙翰的人,这是有记载的。他死了以...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惟是一心。今谓约生灭门,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十之八九都是积食。 现在由于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而每个家庭都...问: 师父,我的身体不好,有人劝我去拜药师佛,说这样可以让我身体健康,我天天祈求药师佛,身体还是没有起效,师...
问: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内心觉得都是浮在表面上,这样该怎么做,该怎么办呢? 大安法师答: 修行佛...
七真如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流转真如流转即运动之义。真如者。真名不伪。如名不异也。谓诸众生造作一切行业。流转生死。而真如之体。本无动摇。然亦不妨随缘转变。论云。一切行无先后性。是也。(无先后性者。谓于一切行业。不离真如之理性故也。)二实相真如无虚妄相。故名实相。谓一切法中无人法二执也。人执者。于诸法中计着假名。执以为我。法执者。于五阴身扫为实法。计我所有。若能了此二执皆空。即是实相真如之理也。论云。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是也。(五阴者。色
上篇:七种第一义境界 | 下篇:七常住果 |
(一)巴利语 assāsaniyā dhammā。又作稣息处。意指安慰之方法。杂阿含经卷四十一(大二·二九八上):“仁者!汝...
须菩提
慈尊
本迹二门
遍等三性
家祭
世俗谛
通道观
五色线
室利逻多
七羯磨
修道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佛陀的慈悲观

清初高僧截流大师
用功的入门方法

转五浊而成清泰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天天求药师佛,为何身体还是没有起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