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缘起黑品白品】 p1303 瑜伽三十一卷一页云:复审思择:我若于彼无常苦空无我诸行如实道理,发生迷惑;便为颠倒,...(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生一切忿怒之心也。...指玄妙幽微之旨趣,亦即宗旨之根本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大四五·二五四下):“语设将融,玄旨犹隔。”信心铭(...指牵船声,或出力所发之声,或蓦地寻见失物时所发之声。禅籍中用于表示禅僧顿然大悟时,不觉发出之一种声音;意谓失...子题:尼不许独居兰若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说四依中,树下依者,非兰若中;尼轻易陵,不行此教;何妨余树得受头...【佛身无漏与佛身有漏】 p0657 大毗婆沙论七十六卷四页云:谓或有执佛身无漏。如大众部。问:彼何故作此执?答...(物名)与单言拄杖者同。子者名词之助辞。作拄者正,作柱者误。...佛之尊称。谓佛乃一切世间之所依怙者,故以世依一词誉称之。大日经卷四(大一八·二五上):“世依之所说。” p151...弘一大师:“日本古目录,屡云律钞料简一卷,道宣述。灵芝记中亦未记及。”(事钞记目次·五·一四)...菩提树。菩提华译即是觉。世尊在毕波罗树下成菩提,故称其树为菩提树。...即修法所用之坛。修法时安置佛像、三昧耶形,并配备供物及供具等,称为坛。依七日作坛法设立之,此有大坛、护摩坛、...(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摩竭提国的优...从前有一个小巷子又黑又窄,路灯也没有一个,每到晚上在里面走路非常不方便。 一天晚上一个僧人穿过这个巷子,想赶...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
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因缘安立的呢?当我们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来破除内心的相似影像,要注意这个空观它不是破除外境,...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乃至于事业或修行...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儒家文化非常强调孝。 我们看《...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日本,购之其京都书肆者也。书为日本人竹子恭所释,其首简云:...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计横生,背觉性而九界杂陈,昧真境而三土幻...
父六亲
【三藏法数】
[出善见毗婆沙律] 谓佛令比后避于讥谦。不得于非亲之女及比丘尼洗浣故衣。若父母之亲。可使洗浣。故说父六亲及母六亲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尼。华言女。)一伯伯者。即父之伯。于己为伯祖也。二叔叔者。即父之叔。于己为叔祖也。三兄兄者。即父之兄。于己为伯也。四弟弟者。即父之弟。于己为叔也。五儿儿者。即父之子。于己为兄弟也。六孙孙者。即父之孙。乃兄弟之子。于己为侄男也。
上篇:法华六瑞 | 下篇:六垢法 |
【所知相有三种】 p0742 无性释四卷一页云:此者:此所知相。略有三种者:谓一切法,要有所应知所应断所应证差...
缘起黑品白品
不瞋恚戒
玄旨
尼四依法
佛身无漏与佛身有漏
拄杖子
世依
律钞料简
觉树
修法坛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瞎子点灯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一个开悟的人,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净土行人要从孝养父母开始

《菜根谭》警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