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指众生之机与佛陀之教。谓众生之根机各异,佛陀乃随其机,施以深浅之教。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四上(大三九·四○...由惑业所感得的有漏不净之肉身。即指凡夫污秽不净之身。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四六中):“唯可勤心奉法,...【修心与不修心】 p0903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六页云:不修心者:谓于得修习修,俱不修心。修心者:谓于得修...指表白赞叹佛德之语,或谓于佛前颂文唱赞。又称白佛叹佛赞、叹佛、赞佛、白佛。[敕修百丈清规卷六病僧念诵、禅林象...(术语)五种般若之一,一切诸法为般若所对境界(般若为能缘之智,诸法为所缘之境),故指一切诸法曰境界般若。见三...(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六愿,怀感谓之无诸不善愿,静照谓之不闻恶名愿。谓至极乐者,不使有不善名之愿也...【上流】 p0231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八、上流。谓卽不还果,随生一处意生天中,于彼不能得诸漏尽。复进生上,于余身...【四有】 有情的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即:一、死有,有情依于前世所造的惑业之力,招...【薄尘行补特伽罗相】 p1403 瑜伽二十九卷十五页云:其薄尘行补特伽罗行相差别者:谓无重障,最初清净,资粮已具,...(术语)披者,挂袈裟通覆两肩也,所谓通肩是。袒者,偏袒右肩也。释氏要览上曰:舍利弗问经云:于何时披袒?佛言:...指舍弃世俗之恩爱。诸经要集卷四所引清信士度人经载,若欲出家者,本着俗服,辞拜父母尊亲后,口中说偈道(大五四·...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问: 弟子一发心诵《华严经》口就臭,不诵的时候,口就不臭。现在纠结诵还是不诵?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口臭...※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傅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
大乘佛法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两个重点,一个是理观,一个是事修。 理观,是一种内心的智慧的...
我们修行期间,往往会投机取巧,贪图速达,就是快一点,快一点达到。 比如说居士们就喜欢啊,喜欢写牌位,拿钱写牌...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奥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果需要一个人一定要做点事情的话,那么内向的人宁愿管事,外向...
在当医生的时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后就去美容院剪头发,我一去只跟理发小姐说:前面的头发要剪到跟眉毛齐,因为那一晚...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桩事情。梦中有一个仙人,叫紫府真君,招呼他。他正跟这个紫府...到钟表店去买表,看了半天感觉所有的表形式都很普通,我问:有没有比较特殊样子的手表? 中年的店主笑了起来:样子...
六即佛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一理即佛谓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是为理即佛。二名字即佛谓或从知识处闻。或从经卷中见。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上篇:薄伽梵六义 | 下篇:六念法 |
佛为救度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变现为佛形者,称为应身;变现为异形者,称为化身。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列举出四种化...
机教
秽身
修心与不修心
白赞
境界般若
不闻恶名愿
上流
四有
薄尘行补特伽罗相
披袒
弃恩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慧律法师《世间人对佛教的误解》

怎样调整我们错误的心态

要正确理解佛法,不要投机取巧贪快速

控制住散乱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离苦得乐」的新发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