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利他处苦】 p0703 瑜伽四十二卷十页云:利他处苦者: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业,如前应知。由彼所生种种忧...(术语)十真如之一。于第九善慧地证悟之真如。无碍智所依之真如也。在此地得四无碍智,自在得知,故有此名。...真言宗虽由释论一往立十识,其实立无量之心识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则以佛有无量,故心识亦无量也。因而...(一)指金刚界之九会曼陀罗。(参阅“金刚界曼荼罗”3547) (二)九会说,乃指佛陀说华严经之会座而言。新译华严经谓...【遍于一切不能舍离】 p1125 瑜伽八十四卷十二页云:依出家品六处,由懈怠放逸烦恼故;遍于一切,不能舍离。...(界名)焦热地狱之异名。堕此地狱之罪人,为火所焚烧,故有此名。...亦名:法起托处、约处以明 子题:羯磨必先结界、自然界中唯结界羯磨、对首心念二法通自然作法二界、结界一法非作法...(术语)顶礼者以神佛之足,戴我顶上而礼拜者。是归命为意业之礼拜,顶礼为身业之礼拜也。大日经疏十二曰:重言归命...多摩罗跋,梵语 tamālapatra,或 tamālapattra, tamāla, tamālaka, tama, Patra,巴利语 tamāla。又作多摩罗跋...系佛陀所说大小乘经典所具七善之一。依法华文句卷三之解释,谓佛之说法纯一无杂,与二乘不共而独为菩萨说。于成实论...(人名)摩诃迦旃延之新称。...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看他的作法很有意思。有一天,有一个宦官,他就送了梅公一个礼...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问:许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像就这样过去,会藉着诸如唱卡拉OK或去PUB喝酒来排遣无力感。该如...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护法护教更应及时,唯有精进修持,成就菩提,才不会在烦恼妄...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无论你受生为何等身,皆不能免死者,如《集法句经》云:若...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了人,可大殿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的净愿门。 在论典里面也讲过,菩萨呢,如果见到佛国净土,如...
修忍五相
【三藏法数】
[出菩萨善戒经] 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五种相也。一众生相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法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二法相菩萨修慈忍时。谛观世间一切诸法。皆即法界真实之理。无取无舍。无嗔无喜。平等一相。由是观故。灭众生相。成就法相。是为法相。三无常相菩萨修慈忍时。思惟一切众生及诸万物。皆悉无常。谁是骂者。谁是受
上篇:忍辱五种功德力 | 下篇:说法五福德 |
【化生顿减】 p0386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卷十五页云:问:何故化生命终,无遗余耶?答:由彼生时,诸根顿起;所以殁...
利他处苦
智自在所依真如
无量识
九会
遍于一切不能舍离
火焚地狱
羯磨十缘第二法起托处
归命顶礼
多摩罗跋香树
独一善
摩诃迦多衍那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带业往生释疑

弘一大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圣严法师《对自己有交代》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呢
玄琬和尚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