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一、见所断。于见道而断者,小乘八十八使之见惑是也。二、修所断,于修道而断者,八十一品之修惑及色等有漏...【作意心所】 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之一。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的精神作用。作意即俗说的注意,《成...(人名)Dharmaprīya,比丘名。译曰法爱。见历代三宝记八。...瞋者,于诸有情苦及苦具心憎恚为体,不安隐住恶行所依为业,不安隐住者,谓心怀憎恚多住苦故。...(杂语)香花灯明等奉佛之供物也。...(一)梵语 dīpa。音译你播。即灯明。为六种供具之一。(参阅“灯明”6259) (二)比喻佛法如灯火之照明破暗。大般若...六相之一。谓万法诸缘和合而成一缘起之法,虽多义而互不相违;如柱、椽、梁、瓦等之和合而成屋舍,系合力而不相违背...梵名 Snāna Yātra。为印度教纪念札格纳特(梵 Jagannātha)降生下界之节日。札格纳特,意为世界之主宰,即黑天之...印度、我国及日本之佛教诗人甚多。通常,杰出之佛教人物大多为杰出之佛教诗人。如佛教之教祖佛陀,其自身即是一位杰...(印相)六种之波罗蜜,为证明菩萨之印契,故云六种印。善戒经一曰:菩萨性者,有六种印。以此印故,一切众生则得识...金刚持,梵名 Vajra-dhara,音译嚩日啰陀罗。西藏名 Rdo-rje hdsin-pa。略称金刚持。系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经上说诸经灭尽后,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人发心念一句,即得往生。大家会不会觉得很容易?我们念了都不...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生说些甜言蜜语,因为听起来很舒服。但有时说这种安慰他人、附...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如果截不住,有时候就是十天百万佛号闭关,那也是很痛苦的事情...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们的分别是特别的重、也特别的快,面对这种粗重的分别,已非单...佛陀时代,有一国家名为多摩罗,在都城外七里处有间精舍,五百位比丘在此研读经典、精进行道。有位年老比丘,名叫摩...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高妙,为什么我就觉得够不着...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工的学生,患了横纹肌肉瘤,这也是一种癌病。他已经在台大医院...【增劫】 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叫做增劫。 【增悲】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
五人非器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谓此五人。皆非受道之器也。一无信非器谓有众生。溺于邪见。闻于大经而生疑谤。堕诸恶道。是为无信非器。二违真非器谓有众生。心自违真逐妄。依傍经法。以求名利。不净说法。集诸邪行。是为违真非器。三乖实非器谓有众生。乖于实道。多无正见。但依言取文。随声取义。超情至理。不入于心。是为乖实非器。(超情至理者。谓超越情量至极之理也。)四狭劣非器华严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瞽。是为狭劣非器。(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上篇:众生五事恃怙 | 下篇:女有五障 |
【律仪所摄业】 p0858 瑜伽九卷六页云:律仪所摄业者:谓或别解脱律仪所摄业,或静虑等至果断律仪所摄业,或无...
三断
作意心所
昙摩蜱
瞋
佛供
灯
同相
沐浴节
佛教诗人
六种印
金刚持菩萨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别让福气迷了眼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老比丘寻死为佛所救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