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一)佛在世时之名医耆婆之异称。(参阅“耆婆”4286) (二)为西晋时代之咒法僧。天竺人。于晋惠帝末年,抵达洛阳,...梵语 sajni?raya。为依止、依凭之意。有能依、所依之别,二者系相对而立者。依赖、依凭者,称为能依;被依赖、依凭...(杂名)风轮之际底也。风轮者,即世界之最底,凡一世界之成立,于虚空上生风轮,风轮上生水轮,水轮上生金轮因而渐...(一)梵语 vihārapāla。全称毗诃罗波罗。意译次第、护寺。维那之别称。即禅林中,司僧众次第顺序之职称。大唐西域...(天名)三十三天之帝王,为释罗,故云释帝,常称为帝释天之尊也。...(名数)大乘义章十九曰:如来之三业,纯净离过,不须防护,名为三不护。诸罗汉之三业虽净而常须防护,方能离过,如...【自作论】 p0596 瑜伽八十七卷六页云:若欲一切皆宿因作;名自作论。...亦名:尼师坛持用法 子题:长叠、中叠、坐具还置左臂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僧祇,得敷坐。在道行,得长叠中叠着衣...(天名)北斗七星,七佛所说神咒经名为妙见菩萨,日本谓之尊星王,称祭北斗之法曰尊星王护摩。...(书名)天台菩萨戒经义疏之略名。又,南山四分含注戒本疏之略名。...【一心见道】 p0007 成唯识论九卷八页云:一、真见道。谓卽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其是在创业之初,很多时候为了达成目标,可能别人在休息时,我...问: 是否我们平日念佛一定要念到三昧方有往生把握?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我这样来说,就是如果真的念到念佛三昧...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生起羞耻或内疚之心。《俱舍论》云: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
鬼的定义是什么呢?鬼类中的饿鬼比较多,鬼当中也有大鬼小鬼,有财鬼无财鬼,有的有钱有的是没钱的,有钱没钱不是说...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个评论,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我一天忙得晕头转向,有的时候是...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所通晓的是道义,而小人所看重的是私利。孔子的这句话影响了...做事 人生在于做事情的过程,谋事而非谋人。成功是把事情做好的副产品,重要是体会做事情的良好体验。结果非人力所...
大家道友聚会在一起,乃至跟师父一起闲聊天,把很好的光阴都聊过去了。 最好是见了面就修行,起码一个月之中,二十...
比丘入众五法
【三藏法数】
[旧名入众五心出四分僧羯磨] 一修慈愍物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愍于物。岩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愍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二谦下自卑谓比丘入大众中。常用谦和。永绝憍慢。应自卑下。如拭尘巾。是为谦下自卑。三善知坐处谓比丘入大众中。动止有时。若见上座。不应安坐。若见下座。不应起立。是为善知坐处。(上座者。谓戒腊在前。道德闻达之比丘也。)四说于法语谓比丘入于大众中。不宜杂说论世俗事。若自说法。若请人说法。是为说于法语。五见过默然
上篇:僧五净德 | 下篇:五众 |
(人名)唐京师沙门,颇精字义,造一切经音义。但无详细之纪传。续高僧传三十(智果传附)仅记曰:京师沙门玄应者,...
耆域
依
风际
婆罗
释帝
三不护
自作论
坐具持用法
尊星王
戒疏
一心见道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人生的十度修炼
念到念佛三昧方有往生把握吗

惭愧心与七圣财

人死了不是烧点纸就能解决问题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佛教徒的名利观
人可贵的九种心态
